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2章_管壳式换热器分析报告.ppt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2章_管壳式换热器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管壳式换热器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 1 类型和标准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管板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1 类型和标准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优点: 缺点: (1) 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重量轻。 (2) 与其它类型换热器相比,在相同壳体直径下,排管数目最多。 (3) 管内便于清洗。 壳程不能用机械方法清洗,应走清洁流体。 不设膨胀节时,管、壳程可能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管和壳的热膨胀不同,使管与管板的借口脱开,发生泄漏。 解决方法: 设置膨胀节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 类型和标准 2) U形管式换热器 管束由U形弯管组成 优点: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结构简单,省去一块管板和一个管箱,造价低。 (2) 管束和壳体分离,热膨胀时互不约束,消除热应力。 (3) 管束可以从壳体中抽出,管外清洗方便。 缺点: (1) 弯管必须保持一定曲率半径,管束中央会存在较大的空隙,流体易走短路,对传热不利。 (2) 管内不能用机械方法清洗,宜走清洁流体。 (3) 管子泄漏损坏时,只有最外层管子可以更换,其他管子只能堵死,会减小换热面积。 1 类型和标准 2) U形管式换热器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2) 浮头式换热器 管板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自由滑动 优点: (1) 壳体和管束热变形自由,不产生热应力。 (2) 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壳程的检修和清洗。 缺点: (1) 结构复杂,造价高。 (2) 为使一端管板浮动,需增加一个内浮头盖及相关连接件以保证密封,操作时,如果内浮头盖连接处泄漏将无法发现,所以应严格保证其密封性能。 (3) 为使管束检修时能抽出,在管束外缘与壳壁之间形成宽度为16~22mm的环隙,不仅减少了排管数目,而且增加了旁路流路,降低了换热器的热效率。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2) 浮头式换热器 适用:管壳间温差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4) 填料函式换热器 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在填料函中滑动 优点: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4) 填料函式换热器 (1) 结构比浮头式换热器简单,壳体和管束热变形自由,不产生热应力。 (2) 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壳程的检修和清洗方便。 缺点: 填料函式换热器通常只适用于低压和小直径场合。 填料函处形成动密封,壳程介质易泄漏,要求壳程介质温度和压力不能过高,且无毒、非易燃和易爆。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5) 换热器的命名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前端管箱型式、壳体形式和后端结构型式三部分进行命名。 如AES或BES浮头式换热器。 2.1 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标准和结构 1 类型和标准 6) 浮头式换热器的各个零部件名称 1 平盖 2 平盖管箱(部件) 3 接管法兰 4 管箱法兰 5 固定管板 6 壳体法兰 7 防冲板 8 仪表接口 9 加强圈 37 固定鞍座(部件) 38 滑道 39 管箱垫片 40 管箱圆筒(短节) 41 封头管箱(部件) 42 分程隔板 10 壳体(部件) 11 折流板 12 旁路挡板 13 拉杆 14 定距管 15 支持板 32 接管 33 活动鞍座(部件) 34 换热管 35 挡管 36 管束(部件) * * *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