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图出版社;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结合实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口迁移的客观社会效果,树立生产方式决定人口迁移的唯物史观。;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2.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利用资料或图表,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3. 培养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地图,运用比较法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2. 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内人口迁移具有的不同特点。3. 联系当地及古、今、中、外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人口迁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发展。
2.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按跨越国界划分;二、国内人口迁移;;读“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图,思考;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人口规模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什么?驱使人们“闯关东”、“走西口”的因素有哪些?; 旧社会,晋陕北部一带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或“走口外”。;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河北、山东一带)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 ;山东人 “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
自然:
政策:;走西口:陕西、河南、山西一带人口迁往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也称“过番”,属于闽粤方言,指的是到南洋一带谋生。 ;以1984年《关于农民 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界,分为两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方向:由内地迁往边疆(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
原因:支援边疆建设(开发内地和边疆,大批技术人员,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干部,知识青年等)
特点:有组织的迁移为主;自发迁移较少;迁移规模小,频率比较低。(国家实行严格限制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政策上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的人口移动
;迁移特点:
迁移方向:
迁移原因:;;无法抗拒的民工潮已拥抱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④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1)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2)由乡村到城市(3)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多为自发性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特点;考点解析;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各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案例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资料1 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调查显示,1999年中国农村的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21.5%。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的农民工至少有1亿人。
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在1978~1995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4%,其中有1%来自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表明,1982~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中的20%~23%来自劳动力的转移。 ;解放后,由于国家人口政策的失误,以及“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生育了大量人口;与此同时,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却以每年700~10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而且耕地肥力即土地质量也在下降。;资料2 农民工与农村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输出地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来源。
据报道,劳动力外出就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为2 253元,其中农民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平均为240元。看来,中国农民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增加个人或家庭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资科分析】
1.上面这些想法和做法,你同意哪些?为什么?
2.你还有什么建议? ;探究活动;迁出地区;项目;高频考点讲练;2.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时间;(3)我国的人口迁移——《图册》P39;我国庞大的民工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
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
中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1.(2012·江苏卷)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1)~(2)题。(双选);(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3.1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资料精要.ppt
-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课件之五资料精要.ppt
- 人教新课标四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 》课件资料精要.ppt
- 人教新课标四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_1》课件资料精要.ppt
- 人科五级科学下课件20资料精要.ppt
- 人口的空间迁移资料精要.ppt
- 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x上课资料精要.pptx
- 人口的迁移第一课时资料精要.ppt
-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复习资料精要.ppt
- 人口警钟须长鸣资料精要.ppt
- 农村老年人数字消费习惯调查.docx
-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2).ppt
-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 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幼儿园大班学生发展评语分析.docx
- 8《茶馆(节选)》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 简介几种潮流计算.docx
- 智能技术在机场安全监控中的应用与挑战.docx
-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 课件(共1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2.《孔雀东南飞 并序》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 初中语文写作题型解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