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 林冠 杜鹃等 中层 啄木鸟等 下层 画眉等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 Ⅰ 2、群落的演替 Ⅰ 3、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基础判断】 1.研究个体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2.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3.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4.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 5.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 √ √ ×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 群落 的 概念 研究 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 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如:疟原虫、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生物数量 时间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虫 2.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生物A 生物B 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A 生物B 生物数量 时间 切叶蚁与真菌 地衣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地衣、根瘤 +-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种群A得利种群B有害 +- 蛔虫和人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 狼与羊 1.上述各种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捕食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从种群角度都是有利的。 2.共生与寄生都是种间关系,且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共生是双方互利共生,寄生是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提醒: (2014新课标卷Ⅰ)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A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 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依据此实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此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一定是捕食关系 B. 此种蛾的幼虫与烟草之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C.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性状的基因频率提高 D.烟草的此种特性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 C 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