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docVIP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14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的   一、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如“朝”、“修”、“旦”、“孰”等。   二、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三、理解文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白虚心接受意见的好处。   四、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教学设想   高一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本着这个目标,有步骤地逐渐培养学生这种能力。高一第一册正是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起步阶段,所以这篇课文非常合适。由于这篇课文形象、生动,文字浅显,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同学自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文中以生活中自身的事情来设喻说理,劝说齐威王“纳谏除蔽”作为课文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读诵读、领会。   要在比较分析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联想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由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以文言实词的讲解、归纳和文言句式的辨析掌握为重点。   教学步骤   一、解题   本文选自《战国策》,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很激烈。为了富国强兵,战胜其他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很重视治国的策略。《战国策》就是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政治等活动以及谋士献策的策略和主张的。课文记载了邹忌向齐威王献策的故事,应该注意的是,作者目的是强调游说之士的作用,所以有些地方,未必合乎史实。   《战国策》一书的作者已不可考,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和讽刺不同,这里指邹忌用自身的事例设喻,规劝齐王。齐王:齐威王(齐国有胆略善决策的国君,在他治理下,齐国很强盛)。纳:接受。谏:臣子向国君提意见。   二、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由学生质疑,教师补充个别字词的注释,然后由学生串讲教师补充讲清以下字词:   1.八尺有余:尺,战国时一尺约合现在的23.1厘米,“有”通“又”。八尺有余,约合现在一米八五左右。2.形貌:形体和容貌。3.孰与:孰,疑问代词,译为“谁”,“什么”,“孰与”常常连用,用于选择问句中,“孰与”是“与……孰”的紧缩而成的凝固结构,可讲为“与……相比”,“谁……”。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用语气词“也”表判断的判断句。5.忌不自信:古汉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不自信”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另一种看法是不把它作为宾语前置句对待,认为“不自信”就是“不相信自己”,两种讲法都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6.与坐谈:省略句,“与”前省略“邹忌”,“与”后省略“客”。7.孰视之:孰,通“熟”,作“仔细”讲,是副词。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者……也”的判断句。美,作“以……为美”讲,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学生在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并补充词语注释的基础上理顺并翻译第一段。   由学生理清本段思路,归纳本段大意:写邹忌比美,面对现实,解除蒙蔽的事。   提问:文章开篇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先刻画邹忌的外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然后写“窥镜…‘自视”的动作,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下文的发展起个铺垫的作用。   文章中写邹忌“不自信”的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邹忌虽因相貌魁梧,仪表不凡而自得,产生了比美的心理,虽也有妻子因对丈夫的偏爱心理而一味热情地颂扬,但“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毕竟是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因而邹忌“不自信”心理的产生,表明他对事实还有冷静的分析能力,“不自信”的开始还只是怀疑的产生,等到他询问妾再又询问客以后,答案的相同,只会加深他的怀疑心理,于是才会有他后面的“孰视”的动作及“弗如远甚”的心理的产生。这表明在邹忌的身上具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头脑冷静,有自知之明。   正是基于“不自信”的心理才能使邹忌对不同人的询问,才有他下文的“孰视…‘暮寝而思”的动作,直接关涉到下一段的进谏,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讨论思考:你如何看待妻、妾、客的回答?   妻、妾、客事先并没有商量过,却异口同声地认为邹忌比徐公漂亮,分析他们这样说的原因,就会发现,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妻子的语气表明她对丈夫的由衷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有些勉强、拘谨,客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由此可见,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