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学习重点及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体牙髓病学学习重点及提纲》.doc

牙体牙髓病学学习重点及提纲 第一章 概 述 一、学习重点 1.掌握牙体牙髓病学和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龋病的好发部位:好发牙、好发牙面。 3.熟悉龋病流行病学的评价方式及流行趋势:患病率、发病率、龋均。   4.熟悉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5.了解牙体牙髓病学发展简史和龋病的历史。 6.了解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 二、学习提纲 (一)牙体牙髓病学 1.概念 牙体牙髓病学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的一门学科。 2.研究内容 牙体牙髓病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病疾病和牙髓病学,涉及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各个方面。 3.发展简史 (1)公元前14世纪的殷墟甲骨文中已发现将龋病以象形文字的“虫”字和“齿”字合并组成龋字的记录。 (2)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有记载针灸止牙痛的方法。   (3)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魏稽康著的《养生论》有“齿晋而黄”的描述,是我国有较早的有关氟牙症的资料。   (4)公元9~11世纪,我国最早使用植毛牙刷。   (5)唐代苏恭《新修本草》中有关银膏补牙的记载,其配方近似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银汞合金。   (6)汉代张仲景著《金贵要略》有用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痛的论述。   (7)明代薛已出版我国第一部口腔医学专著《口齿类要》。   (8)1949年以后,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借鉴前苏联的学科系统,临床口腔专业课程仅分为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三大学科。   (9)80年代后,我国大批口腔医学人才赴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进修,经过近10年的学习、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1996年在武昌召开的全国规划教材会议上,正式将传统的口腔内科学分化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三个学科,加上已经分化出来的儿童口腔医学和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内科学涵盖的内容已实现了较为合理的彻底分化,与国际口腔教育体系基本接轨。   4.发展趋势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设备不断更新,其他口腔科配套设备,如超声根管设备、激光治疗机等新手段也层出不穷。   (2)新材料的不断问世,使传统口腔医学治疗手段得到创新,备洞程序减少,效果更加舒适、美观。   (3)口腔诊室环境的改变,极大的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   (4)新的防龋手段如被动免疫及主动免疫疫苗的研制,最终将会使龋病在人类中消失,随着龋病发病率的下降,牙髓病也必将逐渐减少。   (二)龋病的定义和特征   1.概念: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致龋的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牙所处的环境等。   牙体硬组织基本病理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2.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改变。   (1)初期,牙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微晶结构改变,牙透明度下降,致龋釉质呈白垩色。   (2)继而,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3)随着无机成分脱矿、有机成分破坏的不断进行,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   3.龋病的危害   (1)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2)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影响消化功能,儿童时期还影响牙颌系统的生长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   (3)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疾病。 4.龋病的历史   (1) 19世纪末,Miller提出化学细菌学说来解释龋病病因。   (2)G.V.Black提出窝洞分类标准。   (3) 20世纪60年代Keyes提出龋病三联因素学说概念,随后发展为四联因素学说。   (4)新的学科的发展,人的认识增加,龋病有所下降。   (5)免疫防龋研究。   5.龋病学的研究内容:涉及龋病发生的多种因素。   (1)细菌及牙菌斑   (2)宿主的抵抗力   (3)细菌代谢的底物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   1.评价方法   (1)患病率:反映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   (2)发病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可能发生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3)龋均:每个患者所患龋齿的均数。它反映了龋病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指数是DMF指数,又分为DMFT指数和DMFS指数。乳牙的记录用dmf指数,又分为dmft和dmfs指数。 2.龋病的好发部位   (1)好发牙:在恒牙列中,患龋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   在乳牙列中,患龋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下颌第二

文档评论(0)

jyk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