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钻井技术的发展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转钻井的优点 1、变间歇钻井为连续钻井,提高钻井效率 2、根据泥浆罐液面高低进行地质预告 3、有效地制止井喷 第六章 油气钻井工程 第一节 钻井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旋转钻机系统 第三节 钻具与井口工具 第四节 井身结构与钻井工艺 第五节 定向钻井 第六节 钻井复杂事故处理 第六章 油气钻井工程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三、近代顿钻钻井 四、旋转钻井 第一节 钻井技术的发展演变 1973年出土于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古井是5700年前的井,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水井 河姆渡古井呈方形,边长约2米,深1.35米,用200多根木棒来建造井壁,井底还留有汲水的陶罐和生产工具。 第一节 钻井技术的发展演变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顿钻钻具一上一下地活动,是手工挖井发展的必然。 在手工挖的井里,有人突发灵感,用一个尖头铁器冲击井底,破碎的岩屑较多时,就把岩屑装入筐里,由井口的工人从井里提上来。 这块成都出土的汉砖画像生动地记述了当时凿井、打猎、农耕的生产场面。 有了井架的雏形。顶部横梁上装有滑轮(天车的雏形)。井下凿碎的岩石盛到筐里,用绳索提捞到地面上来。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天车的发明 最初在井上横一根横木,发现时间久了绳子会锯木,于是人们需找更加省力且不会起下绳锯断木头 ,于是就出现了天车。井架的顶部横梁上装有滑轮,也就是天车。清除井下凿碎的岩石(即岩屑)的捞砂筒或汲取井中液体的提捞筒,就是由穿过天车滑轮来提升的。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绳锯木断 最初的顿钻冲击是由人手直接举起钻具来达到的,但这种方法只是用于钻具较轻的浅井。为了钻凿更深的井发明了原始的顿钻钻机—碓架。碓架是一种省力杠杆机构,碓架的命名脱胎于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用来捣谷的碓,而杠杆原理的运用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用作汲水的桔槔上。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原始钻机—碓架 碓架的工作原理: 碓架上固定有踩板(又称为碓),工作时劳动者站在碓架上,用脚踏碓梢。踩下时,碓头随之翘起,提起井下铁锉;松开时,钻具的重力冲击井底。这样不断地反复冲击,井底下的岩石在锉头的冲击下被击碎。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大口盐井的代表是陵井,陵井是后汉张道陵即张天师组织人民开凿的。陵州盐井深180米,四周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 。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绞车—大车 为了起下钻头、捞砂,需要一套起重设备绞车。打浅井用的绞车是用横轴绞车,一至二人即可驱动。到了唐代,开始使用立轴绞车,俗称大车,大车由人力或畜力驱动。 横轴绞车 立轴绞车 一、大口径顿钻钻井 经过多年的技术革新和积累,所有工作都可由人在地面上操作完成,不再需要人员下入井下,所以井眼直径可以大大缩小,这就是小口径顿钻钻井。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在人力的作用下,锉不断地被高高吊起,然后依靠自身的重力不断地冲击地下的泥土和岩石。圆锉的每冲击一次之后就换个角度,以便锉内的直刃把井底的岩石击碎。这种钻井方式就叫做“冲击式顿钻法”。 卓筒井钻凿过程中最早使用的钻头是用圜刃来钻进的。“圜刃”的图形和实物都无法见到了。根据有限的描述,结合岩石破碎原理和钻井工具的继承性来推测。 圜刃的发展历程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在卓筒井钻进过程中需要将井内的岩屑清理出来,祖先发明了在钻井时灌入清水使岩屑与清水混合成泥浆,然后用吞泥筒把泥浆提出地面的方法,吞泥筒又名扇泥筒。 扇泥筒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扇泥筒的工作原理是:当扇泥筒下放接触泥水时,井内泥水对筒底皮钱产生的压力迫使皮钱向内张开,泥水进入筒内,扇泥筒提起时井下泥水对筒底的压力消失。相反,筒内泥水在重力作用下对皮钱产生向下压力,使皮钱向下运动,皮钱因受筒壁凸出部的阻碍而关闭泥水不漏失。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固井用分级箍 抽油泵 扇泥筒关键部件皮钱有着与单向阀相同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比如现代固井用的分级箍以及采油时用到的抽油泵,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在防止井壁坍塌保持井壁稳定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设备 一口井钻凿完成之后要加以巩固防止井壁坍塌。我国古代通过用下入木柱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宋代,刚开始钻凿卓筒井时,四川的盐井钻凿工人就地取材,用楠竹中空,去掉节头,牝牡相连制造了防水入井的竹套管。随着井径的扩大和对套管强度要求的提高,选用更加坚固的柏木。 竹制木竹 柏木柱 二、小口径顿钻钻井 木竹外面用布包裹,再缠上麻,并用桐油、石灰涂敷,就不致渗漏了。木竹的下端带有用麻丝、桐油、石灰等做成的大麻头,其作用是把木竹下端与井底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