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教案第十一章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备课教案
课程(实验)名称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国际收支与汇率)任课教师 脱文娟
授课时数 3 课时 授课周次第 15周 授课班级 ACCA41.42
本章教学目的:
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
2.IS-LM-BP模型
本章教学要求: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1.国际收支平衡表:
(1)定义:是一套衡量一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所有经济交易的账户,采用标准的复式簿记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官方储备、误差与遗漏四项
(2)借方和贷方
国际收支平衡表将每笔交易记作“+”或“-”,其基本会计原则是:
第一,如果一笔交易为本国赚得外汇,即贷方项目,是正值;
第二,如果一笔交易要花费外汇,记为借方项目,是负值;
第三,一般而言,出口为贷方,进口为借方。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① 经常账户
包括:商品(进出口);
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技术专利使用费及其他劳动;
投资收益,如利息、股息、利润;
国际间单方转移,如宗教、慈善、教育事业赠予、侨汇、非战争赔款等。
② 资本和金融账户
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
③ 官方储备
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等的变动。
如果一国贷方大于借方,则这一项会增加,否则这一项会减少。
④ 误差与遗漏
表示未记录的交易如走私和其他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差错。
2.国际收支失衡
(1)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复式记账原则,使国际收支最后总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是会计意义上的平衡。实际中,国际收支却经常存在不平衡,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即存在国际收支失衡。
(2)原因
① 结构性失衡:国内生产结构变动不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致的;
② 周期性失衡:经济发展周期的变化使一国总需求、进出口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
③ 收入性失衡:一国收入变化而导致的;
④ 货币性失衡:一国币值变化所引发的。
(3)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① 持续性逆差会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
② 持续性逆差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就业;
③ 持续性逆差可能是一国陷入债务危机;
④ 持续性顺差破坏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影响经济增长;
⑤ 持续性顺差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国内市场将会被外商占领。
二.IS-LM-BP模型
1.BP曲线:开放经济下,决定一国国民收入的不仅有各种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变量,也包括国际收支。
BP曲线就是国际收支平衡线。
(1)在无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利率对国际收支没有直接的影响,BP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2)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资本流动对利率具有完全的弹性, 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2.IS-LM-BP模型
(1)定义:开放经济条件下,决定一国国民收入的不仅有各种封闭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变量,而且包括国际收支这个新的变量。因此,开放经济下最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就是加入了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线BP之后的IS-LM模型,即IS-LM-BP模型
(2)无资本流动的IS-LM-BP模型
(3)资本完全流动的IS-LM-BP模型
三.汇率的确定及汇率制度
1.汇率概念:又称汇价,是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或交换比率。
2.汇率的标价
(1)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2)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 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3.汇率的确定——购买力平价说
(1)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
① 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
② 决定的主要因素是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
(2)相对购买力平价: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取决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
说明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使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短期)
(1)货币供应量
(2)利率
(3)心理预期
(4)政府干预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