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

新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新课标学案2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 巨变 结果 任务 (1)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 6.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特点:外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发格局。 (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是指外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 (5)“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 (6)“多层次”是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 二、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题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活力。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国民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概念: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1)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的内容是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必要性 (1)原有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活力,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能力的继续发展。 (2)只有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3.改革的措施 (1)在农村采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乡镇产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2)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分配制等也随之变化。 4.改革的效果: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四、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 1.背景不同:近代开放是在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战争的情况下出现的。当代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基础不同:近代开放是不平等的基础上,而当代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3.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4.性质不同:近代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当代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 5.结果不同:近代开放,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工业。今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