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题的思维过程 * 气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 小中见大 大中见小 探究高三地理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习题 有关 地理问题 地理规律和原理 归纳 总结 应用 解决 例1、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气温分布异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断的理由是 。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汽车数以百万计,当天发生了重大的烟雾事件,造成这一事件的人为原因 是 ; 气象原因是 ; 地形原因是 (3)在商业区、居民区、近郊工业区、农田区域中,烟雾浓度最大的是 。 ②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温层) 汽车尾气与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 出现逆温层,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易出现逆温现象 商业区 【归纳总结】 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形成原因: 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气温的垂直变化 例、如图所示,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城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回答(1)一(2)题。 (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时以后。 10 8 10 【灵活运用 】 T=城市气温-3×6℃ T> Ts逆温结束 例2、读中纬度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南半球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为北美大陆 D.乙处可能为亚欧大陆 C 【归纳总结】 一般规律: 太阳辐射:自低纬向高纬 大气环流: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的风较暖如: ; 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风较冷,如: 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使等温线夏季大陆向 突出,冬季大陆向 突出 (一陆南,七陆北)。 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面物质组成、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递减 西风、夏季风 极地东风、冬季风 低 高, 高纬 低纬 高 低 甲 乙 二、气温的水平分布 地面物质组成:影响反射率,如南极极冰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率 地形:向阳坡气温高 地势: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米下降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0﹒6℃ 思考:气温的水平分布常用什么图来表示? 思考:利用等温线图可以判断哪些地理事物? 利用等温线图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季节、海或陆、市中心或郊区、洋流性质、地形地势 【归纳总结】 等温线的一般规律: 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 的影响 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影响显著 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 影响显著 等温线密集说明 ; 等温线稀疏说明 ; (如冬季等温线较夏季密集,山地与高原边缘等温线密集,平原与高原内部等温线稀疏)。 等温线平直说明下垫面性质 ,反之 。 (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纬度因素 海洋 地形 各地气温差异大 各地气温差异小 单一 复杂 高 低 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 ;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 。 等值线闭合:两条等温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值,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局部温暖中心,可判断为盆地;局部低温中心,可判断为山地。等温线以城市中心为核心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高考真题)2016届高考物理专题九磁场(全国通用)详解.doc
-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_张衡_2详解.ppt
- (系列二)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辨析并修改病句详解.ppt
- (新)社会保险与公积金基本知识详解.ppt
- (新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件详解.ppt
- (新课标)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能力强化专题1《考试大纲》四项考核能力课件详解.ppt
- (最全)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8课件详解.ppt
- (新人教版必修3)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课件:2.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7(共20张)详解.ppt
-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详解.ppt
- [[中学联盟]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课件:6.3焦详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