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克己复礼》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 己 复 礼 重要词义: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回归于礼 天下归仁焉:赞许 ; 请问其目:条目 周监于二代:通“鉴”,借鉴 郁郁乎文哉:完美 孔子谓季氏:评价 天下有道:政治清明 ; 必也正名乎:纠正名分 野哉,由也:粗鲁 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作处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行君道。下同 信如君不君:诚然,这里表假设 吾得而食诸:之乎合音 ; 而好犯上者,鲜矣:少 曾是以为孝乎:乃,竟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太,甚;期可已矣:一周年; 食旨不甘:美味;人而不仁:如果 通假字: 监通鉴:借鉴;希通稀:稀少;错通措:放置;女通汝:你;弟通悌;与通欤 词类活用: 觚不觚:名词作动词,像觚。 必也正名乎:使动,使名正,纠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二个“君”、“臣”、“子”均为名词动用 食夫稻,衣夫锦:均作动词。 文言句式 主谓倒置: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有是哉,子之迂也! 野哉,由也! 总结:感叹句中,主谓倒置便于表达感叹语气。 宾语前置 子将奚先? 为“先奚” 未之有也。 为“未有之也” 玉帛云乎哉?为“云玉帛乎哉” 状语后置: 八佾舞于庭:于庭舞八佾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于父母之怀免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予也于其父母有三年之爱 成语: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反义词“名正言顺” 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何为仁: 克己复礼为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具体做法 四勿: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孝弟,仁之本;本立而道生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夫礼,体情而防乱者也。……非夺之情,  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   可见,“礼”本身是情理兼顾的,只不过要求用理性调节情感 欲望,使其不像脱缰野马一样失去约束罢了。 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3-14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3-1孔子谓季氏(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2),孰不可忍也!”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6-25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老师致不思上进者 上课不听,作业乱做,蓬头垢面,眼睛血红,人不像人! 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白天睡觉,晚上出洞,鬼不像鬼! 断送青春,尚不怜,父母白头,葬送前程,必将恨,悔不当初! 觚不觚,觚哉!觚哉!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1)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