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详解.ppt

1.1《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郑 国 渠 白渠 漕渠 六辅渠 龙首渠 井渠法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黄河的治理 东 汉 王 景 黄河在河套平原 水利事业的发展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翻车的模型 翻车(人力) 筒车(水力)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清 铁犁牛耕 垄作法 (耕作方法) 都江堰 耦犁、犁壁 耧车(改进)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耕作技术) 代田法 (耕作方法)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曲辕犁(完善) 一年两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一年一熟 (开始)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生产目的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形成的条件: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④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脆弱性: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小农经济就会破产。 3.特点: 1.耕作方式: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4、地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作用和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②消极: 1.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2.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 矛盾日益突出。 3.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4.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的不足: (1)农业经济发展付出了过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2)科技含量低。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一点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前都很突出; (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都可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