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冲压工艺方案探讨.doc

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冲压工艺方案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冲压工艺方案探讨

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的冲压工艺方案的探讨 贡见秀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院冲压部 安徽芜湖 241009) 摘要:侧围外板是白车身零件制造中的核心,我们推荐的合理的工艺方案可以避免产品A面产生冲击线和棱线,减少焊接边翻边整形时起皱叠料现象,保证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材料达到最佳利用结果。 关键词:侧围外板,工艺,冲击线 引言 汽车白车身钣金件属于冲压制造、钣金成型、CAE(计算机辅助分析)领域。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对汽车外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材料利用率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不断地提高设计和制造工艺水平。在汽车白车身钣金领域,侧围外板是白车身零件制造中的核心,它具有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难成型,外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为达到最好外表质量;最高钢材利用率的目标,对零件重要部位(见图4)的工艺设计进行研究和改进。侧围外板与顶盖搭接处产品形状为弧形,且翻边为负角,由材料成型原理(见图4),侧整形时,由于材料的各项异性,容易引起产品A面的变形,并且侧翻后的焊接边容易起皱、叠料和回弹。根据白车身功能要求,以上问题是工艺设计中急待解决的难题。通过调查和对比,发现在现有工艺中,此部分通常采用的工艺设计方法,零件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形、起皱等质量缺陷。 1 常见典型设计情况 1.1 目前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此区域的设计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形: 1.1.1 设计截面线一: (图1) a) 截面线说明:黑线为产品,绿线为产品补充面,蓝线为产品翻边,红线为修边线。 b) 产品在工艺安排上采取正修—翻边——侧整形 c) 此设计台阶较宽,产品表面拉延不充分,易产生波纹。 d) 修边距离翻边位置较远,表面应力大,翻边后,产品变形大,出现起皱叠料现象,很难保证翻边的质量 1.1.2 设计截面线二: (图2) a) 截面线说明:黑线为产品,绿线为产品补充面,蓝线为产品翻边,红线为修边线。 b) 产品在工艺安排上采取正修——翻边-—侧整形 c) 修边距离翻边位置较远,应力大,翻边后,产品变形大,出现起皱叠料现象 d) 因为拉延深度浅,产品表面易产生冲击线 1.1.3 设计截面线三: (图3) a) 截面线说明:黑线为产品,绿线为产品补充面,蓝线为产品翻边,红线为修边线。 b) 产品在工艺安排上采取侧修———侧整形 c) 这种模面设计在初期生产阶段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当量产时,凹模圆角和拉延筋磨损比较严重,阻力减少,材料流入量比较多,产品翻边面的质量很难保证,出现起皱叠料。 2 推荐工艺简介 2.1 推荐工艺的优点 a) 防止侧围外板顶盖搭接处A面变形,保证产品质量 b) 消除一次冲击线和二次冲击线对A面的影响 c) 保证产品表面产生充分拉延,消除表面产生的棱线 d) 尽量减少应力,保证侧整形后产品焊边的质量 2.2 理论研究论述 2.2.1零件对应部位侧整形前后料压缩量研究 板料在模具作用下产生了延伸和压缩,侧整形前后零件同圆心不同半径部位延伸状态(如下图A、B): a) 零件同圆心不同半径部位延伸状态(A、B) b) L1代表产品侧整形后状态,长度为100mm L2代表板料拉伸到第一种半径状态时,长度为105mm L3代表板料拉伸到第二种半径状态时,长度为110mm (图4) 比较板料从L2,L3状态下分别翻边到L1处时,二者的压缩量(此压缩量是变形和起皱的原因) A%=(105-100)/100=5% B%=(110-100)/100=10% 由上图可见:拉延时,相对半径越大,孤线越长,侧整形时板料压缩量大,产品越易发生变形、起皱叠料现象。所以,为减少缺陷对零件质量的影响,在对此区域进行模面设计时,要以尽量减少相对半径,缩短弧长,进而减少侧整形时的压缩量、减少应力、控制板料流动为主导思想。 2.2.2 零件对应部位侧整形前后应力研究 板料在拉伸成型过程中,如果产生充分的塑性变形,会有效降低侧整形后导致反弹的应力,此处若设计一过渡台阶,增加板料阻力,让板料流动速度均匀且充分变形,对控制反弹将非常有效。 2.2.3 如图,补充面台阶越宽,产品A面和板料接触区域越多,表面拉延不充份,制件表面最终会产生棱线 (图5) 3 推荐的工艺方案 3.1解决工艺问题所采用的方案 根据以上理论研究,设计了防止起皱、叠料的方案,如下图: (图6) 3.2.1 此方案截面图说明 a) 此区域截面线:黑线为产品,绿线为产品补充面,蓝线为产品翻边后最终状态,红线为修边线。 b) 为改善翻边起皱对焊接边质量和精度的影响,在工艺上采用侧修+ 侧整形的工艺方法 c) 为有效降低侧整形后导致反弹的应力,拉伸时让板料产生充分的塑性变形,此处设计一过渡台阶,增加板料阻力,让板料流动速度均匀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