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横掠管束时换热实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横掠管束时换热实验研究

空气横掠管束时换热的实验研究 能动建环08-01班  吕林 200826060118 摘要 流体横掠管束时的对流传热与横掠单管时不同,除管径影响传热系数外,管距、管排数和排列方式也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由于相邻管子的影响,流体在管间的流动截面交叉地减少,流体在管间交替地加速和减速。管距的大小影响流体流动截面的变化程度和流体加速与减速的程度。在保持风速不变,功率改变时,随Prw增加换热系数减少,管束排列方式对h的影响比较明显。 关键词:横掠光管 叉排 顺排 换热系数 Nu数 Re数 一、实验原理 在空气横掠管束时,从第二排起,后排管子都处于前排管子的尾流中。在尾流涡旋的作用下,后排管子的对流传热系数h比前排高,也就是说,第二排管子受第一排尾部涡流的影响,h2>h1;第三排管子受第二排尾部涡流影响,而且由于这种涡流经第一排和第二排管束的共同作用,扰动更强烈,所以h3>h2。同样h4>h3…,但经过几排管子以后扰动基本稳定,hz几乎不再变化。 管束排列方式对h的影响比较明显。叉排时流体在管间交替收缩和扩张的弯曲流道中流动,顺牌时则流道相对平直。无论是叉排还是顺排,第一排的管子具有流体流过单管时的流动特性和欢乐特征。但从第二排开始,顺排每排管子正对来流的一面处于前排管子的漩涡区,所受的冲击变弱,流动方向较为稳定。而叉排时,由于流动方向的不断改变,虽然流动阻力大,但混合较顺排为佳。一般来说,叉排的平均换热系数要比顺排的时候大。而当Re很大时,由于强烈的漩涡区的扰动,顺排管束的平均换热系数有可能超过叉排,而且在管间距较大时更为明显。 二、实验装置及测量系统 1、电源开关 2、仪表开关 3、交流供电开关 4、交流调压旋钮 5、直流大功率电源 6、差压表 7、交流功率表 8、电流表 9、电压表 10、十六路温度巡检仪 11、四路温度巡检仪 12、毕托管 13、风道 14、热电偶(测来流温)15、热电偶(测管壁温)16、管束试件(顺、叉排)17、交流0~220V(连续可调)供电电极18、变频器,实验台采用的排列方式和尺寸如图。 三、实验步骤 1、连接并检查所有线路和设备,在仪表正常工作后,关闭直流供电电源!将交流供电源开关打开,调节旋纽先转至零位。 2、然后点击变频器的RUN/STOP键,调节变频器使表头显示为10.2Hz左右。将交流电调节旋纽转至适当位置,注意观察控制箱面板上的功率表,并逐步提高输出功率,对管束缓慢加热。为避免损坏配件,又能达到足够的测温准确度,加热功率大小的调整以使壁面温度控制在80℃以下为原则。待设备参数稳定后,可读取第一组试验数据。 3、保持风机频率不变,巡检仪上各温度显示基本稳定后,再将加热功率定值递增,每改变一次待稳定后可测到一组数据。试验时对每一种排列的管子,空气流速可调整4个工况以上,都须保持风机频率不变。温度的高低应根据管子排列不同及加热功率适当调整,保持管壁与空气来流有适当的温差即可。 4、同时观察毕托管测速风压显示。调压、调频应配合调整直到系统稳定并便于读取温度、风压、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值。 四、 实验数据的计算与整理 流体横掠管束时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1) 式中: 下脚标f —表示定性温度为按来流温度计算。空气来流温度tf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普朗特数,上式适用于0.7<500. ——横向节距,m ;——纵向节距,m ——以流体平均温度下管间最大流速计算雷诺数, 。其中为流体平均温度下管间最大流速,m/s, ——为管子外径,m。 c, m, n, k, p ——系数和指数 ——管排修正系数; ——流体斜向冲刷管束时的修正系数 ——的计算比较麻烦。如已知未进入管束时的流体速度,则在流体入口温度下的最大流速为: 顺排时: (2) 差排时为 和中的最大者,其中 管直径D=10mm,管长为120 mm。 1.空气来流速度u m/s (3) 其中: – 比托管测得空气的动压, Pa, –空气密度 1.205Kg/m3 2.雷诺数Re 顺排: (4-1) 叉排: (4-2) 3.管壁温度tw 由铜-康铜热电偶测得的热电势E(t1,tf),可按附录A确定内壁温度t1。 试验中,由装在管内壁的热电偶测量管壁温度,直接由巡检仪读出。由于试验管为有内热源的圆筒形壁,且内壁绝热,因此,内壁温度 t1大于外壁温度tw(根据管内温度可以计算外壁温度tw。由于所用管壁很薄,仅0.2-0.3mm,且空气对外管的换热系数较小,可近似认为t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