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史前言.ppt
中国法制史 前言 一、兴趣和意义 1、学习法律需要学习法的历史吗? 2、学习中国法律史的意义? 二、中国古代法的概述 1、中国古代法的历史脉络 夏商西周:礼、刑。 春秋战国:公布成文法和“变法”。 秦至清:律、令、例等。 清末:修律。 民国以后:现代法律体系。 2、“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 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 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 法律以刑法为主体。 司法从属于行政(或司法行政合一)。 三、中国法制史学科的概述 1、研究对象和内容: 中国古代的法律现象 研究中国法律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 2、学科地位 法律史——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制史 3、学科发展史 (学术史) 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 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 浅井虎夫:《支那法制史》 日本——中田熏、仁井田陞、滋贺秀三、寺田浩明等。 欧美——《中华帝国的法律》、《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分析》等。 四、学习方法 一般方法: 了解史实。 理论解释。 中外比较。 参考书目: 1、史料类: 古律:如《唐律疏议》,中华书局。 历代的刑法志:如《汉书·刑法志》。 2、法制史专著: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美]布迪,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 郭建:《非常说法》,中华书局。 郭建:《獬豸的投影:中国的法文化》,上海三联出版社。(原为《中国法文化漫笔》,东方出版中心。) 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忠信:《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 3、期刊和网络资源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法史类 法律史学术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律史学网(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法律文化网(中国法律史学会)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