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虫的流行与防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虫的流行与防治

通过《人体寄生虫》课程的学习 ——谈谈如何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 院系:护理学院 班级:11届护本(3)班 教授:汤冬生 学生:章琦 学号成绩: 丝虫的流行与防治 【摘要】: 丝虫是一类虫体细长的寄生性线虫,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因其形态如丝线而得名。我国仅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班氏丝虫与马来丝虫成虫的内外形态及结构相似,微丝蚴的形态不同易于鉴别。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流行较为广泛,丝虫病的流行与丝虫的生活史有关。微丝蚴的的生存时间长,传播方式是通过蚊虫叮咬使人体感染。与此同时较为适宜的气候、湿度和温度条件有利于蚊虫生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居住环境等因素也与丝虫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对丝虫病进行有效地防治必须结合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通过学习《人体寄生虫学》的认识和了解,谈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防治 一、丝虫的流行 生物因素: 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我国只有班氏吴策线虫(Wuchcreria bancrofti,简称斑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简称马来丝虫)两种病原体流行。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非洲一些国家等地归国的劳务人员中有发现感染罗阿丝虫、盘尾丝虫及常现丝虫的病例。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以蚊为传播媒介,人为终宿主。蚊刺吸人血时,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蚊再次刺吸人血时,口器内的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进入附近的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或淋巴结内,最后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交配后其虫卵发育成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至血循环,白天滞留于肺等器官的毛细血管内,夜间8时至翌晨4时出现于周围血液中。这种夜现周期性的形成是寄生虫与宿主关系长期适应的结果,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迷走神经系统兴奋、宿主肺动静脉血氧含量张力差变化、微丝蚴的生物节律以及宿主生活睡眠习惯等有关。斑氏丝虫成虫多寄生于四肢、腹腔、腹膜后及精索等深部淋巴系统,马来丝虫成虫四肢浅表淋巴系统尤以下肢为多见。成虫寿命为10~15年,微丝蚴的寿命为3~24个月。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反应、感染丝虫的类别、数量和频度、虫体发育和寄居部位等因素。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虫体的代谢崩解产物、幼虫的蜕皮液、成虫子宫分泌物等都具有抗原性,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变态反应,导致周期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成虫在淋巴管内可引起内皮细胞反应性增生、管壁水肿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反应,至晚期纤维组织增生,管壁显著增厚,管腔狭窄,淋巴系统回流障碍,甚至阻塞,是阻塞性淋巴管炎、象皮肿的主要原因。, 春夏以偏南风向为主、秋冬以偏北风向为主, 全年四季分明。年降水量920mm, 雨水多分布于春、夏、秋三季, 5~9 月份雨量更为充沛,时月平均湿度在70%~80%以上, 此期也是洪涝灾害多发时期。年平均气温14.5℃, 日平均气温达到16℃以上时间超过6 个月。如气温低于10℃或高于35℃,两种丝虫微丝蚴在蚊体内停止发育,而蚊体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70—90%。此病的主要感染季节多是5—10月,这个时期也是转播丝虫病的高峰期。我国处于中温带,气候适宜蚊虫的生存。 社会因素: 丝虫病依靠蚊媒进行传播而班氏丝虫病流行于非洲的利比里亚、加蓬、及苏丹39 个国家和地区;美洲的巴西、海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8 个国家;东地中海地区的埃及、阿曼等;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泰国等8个国家;西太平洋地区的我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16 个国家和地区。而马来丝虫病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及西太平洋地区的我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地区的气候和湿度都有利于文媒的存在。大部分地区医疗和卫生设施不是非常完善人们易受到蚊虫的侵袭。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对蚊虫进行防护,丧失警惕意识有利于蚊媒把疾病传播入人体。 丝虫的防治 生物因素: 血中带有微丝蚴的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是两种丝虫病的传染源,所以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1)乙胺嗪(海群生,益群生,DEC) 其对微丝幼和成虫均有杀灭作用。DEC 对马来丝虫病疗效比斑氏丝虫病迅速、完全。(2)呋喃嘧酮,为我国自行合成的抗丝虫新药,对斑氏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3)伊维菌素。(4)阿苯达唑。但也可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1) 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可口服解热镇痛药或泼尼松,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2) 乳糜尿。卧床休息,抬高骨盆部,多饮开水,饮食清淡,限制脂肪,蛋白饮食,并用中药治疗。对乳糜血尿者,可服用素C、维生素K4 ,生桑叶片剂或肌内注射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等。无效时,可用1 %硝酸银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