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化学分子原子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学科 化学 学段:初中 年级 九年级 相关 领域 科学 教材 书名:化学(九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通过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关于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是:从媒体、科普杂志和书籍上接触过“分子、原子”这些词汇;从初三(近期)物理课上学习了有关分子的知识,如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学生初步建立微粒观。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客观事实,了解分子的性质,初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某些简单的宏观现象和问题。 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发展水平,并不是通过一个环节、一个过程,一步到位的。这个学习过程是多个有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过程,即学生每从一个现有水平达到发展水平时,这个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就成为下一个过程的现有水平,进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开始,不断地跨越一个个“最近发展区”,最终达到本节课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微粒观”,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承认客观事实:物质确实是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第二阶段:认识分子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第三阶段:分子、原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第四阶段: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一些问题,包括对某些概念的微观解和对某些宏观现象的原因阐述。这是学生第一次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学生容易产生分化的学习。第二阶段、第四阶段是教学重点第阶段 确定第二阶段、第四阶段是教学重点原因是学生建立“微粒观”的最终目标是运用分子的性质,能够更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并且能够从微观角度一些概念。由此可见学习分子的性质、学会运用分子的性质应该是本课题的重点。突出重点的方法是将微观概念的学习建立在宏观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将宏观可见的现象与微观难见的粒子建立联系,学生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想象,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微观粒子模型,然后在运用模型去解宏观象或理解某些概念,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实验1“酚酞溶液为什么会变红?”是教材50页的“活动与探究”,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操作不复杂,但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具有较大的思维容量。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氨水易挥发,多个小组做实验时,挥发到空气中氨气会使B烧杯的酚酞溶液也变红。二是学生会重视实验步骤,但是会忽视实验步骤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个实验来讲,对第一实验的深入分析是思考第二实验现象原因的基础。所以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是学习的关键,因此这个实验不采用学生探究的方式,而是把实验变成问题情境,由教师演示。需要说明的是:教材是运用这一实验推导出分子的性质,即此实验是用于帮助学生建立微观模型的,但是由于学生在物理课上已经学过有关分子的知识,教师只需归纳、整理、总结即可初步建立分子模型,因此这个实验的功能转变 第一: : 实验2“品红固体在水中溶解”是教材49页的演示实验3-2,在教材中这一实验的功能是引入新课。这一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它的现象却可以反映子的所有性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对这实验想象的分析,再次应用微观模型,宏观和微观联系。对这个实验改进将品红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左)和冷水(右)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说明不同温度下,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还可以作为第三阶段分子概念引入的情境,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第三阶段是教学难点原因是微观粒子是学生难见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抽象难懂的。在这情况下,让学生去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情境建立在具体的事实基础上,从具体到抽象。第个事实——水的三态变化18 g冰在4℃时融化成18 m水,在1 atm,将18 m水加热到100℃,变成3.06×104 m的水蒸气,体积扩大约1700倍。这个事实说明水分子间隔改变了,水的状态改变了,水的物理性质也改变了。但是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即单个分子无法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分子集体的行为。第个事实——品红在水中的溶解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