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一.而
㈠.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⑴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⒋〖有以〗〖无以〗“有什么办法来……”“没有什么办法来……”。
⑴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⑶而卒皇急无以击轲。(《荆轲刺秦王》)
⑷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承接(后句与前句在时间范围程度大致相当,通常有明显的先后关系)(递进:后句比前句在时间范围程度等更得到强调) 主 + 以/而 + 主 修饰 从 + 以/而 + 主 目的 主 + 以/而 + 从
「来≠目的」目的:从+主:为了……
主+从:……以便(以求)……;……以免……
三.之
㈠.动词,到……去
⑴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⑵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⑶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㈡.代词
⒈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称代人和称代物意义不同;“你、我、他”意义不同。)
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他)。(《师说》)
⑵举剑欲击之(他)。(《苏武传》)
⒉指示代词,这,此。
⑴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⑵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㈢.助词
⒈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⑴衡常思图身之事。(《张衡传》)
⑵北蛮夷之鄙人。(《荆轲刺秦王》)
⑶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⑷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⒉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再是单独的句子。①名/代+之+动/形②结构不单独成句)
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⑵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⑶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
⑷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荆轲刺秦王》)
⒊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⑵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⒋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⒌作为音节助词,放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代)。(《荆轲刺秦王》)
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⒍放在谓语和补语之间,“得”。
⑴以其求思之深而(并)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⑵入之愈深。(《游褒禅山记》)
四.其
㈠.代词
⒈第三人称代词(包括复数)。
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C
⑶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⑷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⒉有时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⑴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⒊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⑴既其(助,无义)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赤壁赋》)
⑶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⒋其中的
⑴其一人夜亡。(《苏武传》)
㈡.语气副词
⒈表示命令语气,相当于“可”“一定”“可要”。
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⒉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⒊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那么”。
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⒋表示期望语气,相当于“还是”,或者不译。
⑴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㈢.连词
⒈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⑵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
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