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一、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一)最终目标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 收支平衡 (二)中介目标 M2;贷款增长率 二、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发行量、法定存准率、再贷款和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国债券、金融债券)、基准利率、央行票据(人行债券)、新增贷款规模管制。 最主要的有四大工具:法定存准率、基准利率、央行票据、新增贷款规模管制。 央行票据:买(卖)断式、正(逆)回购 三、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理 (一)法定存准率 从1999年以来长期呈上升趋势 1、01-10年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增加所冻结的资金大约等于2010年的贷款余额。 2、08-09年法定存准增加所冻结的资金约为8万亿。 只有一种可能:法定存款准备金又回到了流通领域。2010年外汇总额20.68万亿,而同期货币发行仅为4.87万亿。 央行货币政策受到国际收支的严重掣肘,法定存准率不断调高的目的在于对冲外汇占款。 机理为:法定存准率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减少—中央银行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购买外汇—商业银行流动性恢复。 积极作用:防止了外汇占款引起的高通胀。 消极作用:外汇资产在商业银行分布不均匀—中小金融机构外汇资金缺乏—导致其可贷资金规模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贷款难—解释了“大型企业资金充裕;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现象。 (二)央行票据 1、2010年外汇总额20.68万亿,而同期货币发行为4.87万亿,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2.6万亿,缺口如何弥补?2、2008年下调存准率,哪里获得的资金? 实际上,这一现象从2006年就开始出现。 央票的发行同样受到国际收支的严重制约。 机理为:人行发行央票—商业银行资金上收—央行购买外汇—资金重新回到流通领域。 危机后的降准的宽松作用是否被央票发行所抵消? 比较央票发行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1、法定存准率是强制的,发行央票是由选择性的。 2、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很低,1.6%左右;央行债券则接近市场利率,到期兑付时相当于增发了一部分货币。 3、法定存准率是“深锁定”、发行央票是“浅锁定”。 (三)基准利率 1、贷款利率提高未必有紧缩效应,原因在于贷款可得性比贷款成本更加重要。 2、存款利率提高迫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以消解提高的存款成本。 3、双边加息与利差扩大(贷款与活期存款)并存,一方面鼓励了商业银行贷款冲动,另一方面利差扩大了增强了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也扩大了其放贷规模。 根本原因:贷款的卖方市场 (四)新增贷款规模管制 1、为何需要新增贷款规模管制? (1)其他政策工具效果不大 (2)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不高,传导机制不畅 (3)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有着共同的、强烈的贷款需求。 融资平台问题、房地产市场问题。。。。。。 1、挤压了贷款利率的快速上行(供给不足) 2、金融机构成本转嫁 3、催生了影子银行 4、打乱了贷款投放节奏,形成规模倒逼 四、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困境 1、被赋予了太多的职能 2、央行不存在独立性 3、开放条件下受外汇占款制约使得调控能力减弱 4、变数量调控为价格调控依然困难 5、对冲外汇占款的可操作空间有限 6、中间目标选择困难 五、中国货币政策超调问题 (一)超调的表现 一是反周期调控的政策力度过大,以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体现为M2增长率对GDP增长率过度偏离 二是调控政策在滞后影响上呈现“矫枉过正”特征,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驱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容易诱发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过热,又往往酿成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速下滑,表现为M2增长率的剧烈波动与实体经济的冷热交替 。 (二)超调的机理 1、货币政策的国有经济渠道依赖 2、货币政策的“投资总量效应”与“投资结构效应” 3、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 参考文献: 王国刚:“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中国社会科学》,2012.4 马草原、李成:“国有经济效率、经济增长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经济研究》,2013.7 * * * 中国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M2增长率以及波动情况的比较 主要经济体M2与GDP增长率偏离的均值和标准差(1982-2010) 0.0935 0.0473 0.0217 0.0398 偏离的标准差 0.1101 0.0301 0.0243 0.0432 偏离的均值 中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改革以来历次反周期操作中货币政策的当期效果及滞后影响 2010年之后出现了较大的通胀压力,2011年CPI达到5.4%。 经济增长在短期内迅速回暖,2010年经济增长率回到10.44%。 大幅上升,M2增长率飙升至28.42%。 扩张 2009 经济下滑风险加大,2009年CPI降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函数有关w的值及w取值范围的求法题型总结.docx
- 2024新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汉族民歌 课件.pptx
- 教师资格证小学科目二默写本《教育知识与能力》.pdf VIP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2-2023学年统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docx
- GB-T17167-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pdf
- 【优质】某地区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180页.doc
- 灶具成品检测标准.pdf
- 腹股沟疝(共27张PPT).pptx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doc
- 幼儿园 中班数学《10以内的倒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