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VIP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反思与重构 盖立春,郑长龙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教师效能研究的消隐以及教师认知研究和教师生态研究的复兴表明,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从简单性范式向复杂性范式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的效益,在本体论模型上要实现从“简单小系统”向“复杂巨系统”的回归;在价值观操守上要实现从“探究普适性的客观规律”向“寻求情境化的教学意义”的转变;在方法论准则上要实现从“还原论方法”向“系统论方法”的升级。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课堂教学行为;简单性范式;复杂性范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10)03-0104-0 如果把1896年6月美国学者克雷茨(H.E.Kratz)在《教育论坛》上发表“儿童公认的优秀教师的特征”[1,2]视为开端,到目前为止,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哲学的角度看,可以把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归结为两种范式:简单性范式和复杂性范式。简单性范式建立在有序、分割和还原的基础上,复杂性范式则表现出对简单性范式的超越,走向混沌、整体和涌现。两种范式分别引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沿着不同的方向演化,也导致了它们截然相反的命运:简单性范式的消隐和复杂性范式的复兴。为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两种范式,以促进研究范式的转变,有必要从历史和哲学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进行反思与重构。 一、简单性范式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一)简单性范式的本体论模型、价值观操守和方法论准则 简单性思想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很多哲学家都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简单的本源,认为世界是简单、和谐、统一的。17世纪,一大批自然科学家在简单性思想的指引下做出了伟大的科学贡献,导致了第一次科学革命。简单性思想从一种朴素的哲学观念转变成具有一定本体论模型、价值观操守和方法论准则的简单性范式并成为科学追求的最高目标。用马赫(Ernst Mach)的“思维经济性”原则概括,就是“科学家们应该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假设来解释现象多样的自然世界”[3](P748)。孔德(A.Comte)则认为,简单性范式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社会科学”[4](P88)。科学哲学家的肯定和推广,使得简单性范式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且也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竞相模仿和标榜的“图腾”。从本体论模型看,简单性范式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简单的,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隐藏着简单普遍的本质和规律,事物和现象是多变的,但本质和规律是不变的,现象世界的复杂性能够也应该从简单的原理和普遍的规律出发加以消解;从价值观操守看,简单性范式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指导人们对现象世界的普遍认识;从方法论准则看,简单性范式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和还原,即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化为简单来认识。 (二)简单性范式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课堂教学行为研究领域占主流地位的是教师效能研究。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探讨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寻找最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 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过程—结果法”。其基本程序是“首先详细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后将其与后期测量的教学结果(如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联系起来。研 究前后的教学结果是否有显著变化,教师行为与教学结果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特定的联系,则通过T检验、F检验、X2检验、相关检验等来确定。”[5]根据变量控制和具体操作步 骤的不同,可以把“过程—结果法”分为三种“变式”:一是先用观察表格或评价量表记录教师的各种行为,然后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最后计算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二是先获得一 段时间的学生成绩,并根据学生成绩区分出高效教师和低效教师,然后观察高效教师的教学行为,最后通过计算教学行为与学生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有效的教学行为;三是把抽样教师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实验组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训练(对照组不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观察两组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由于方案设计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教师效能研究”不仅吸引了大批的研究人员和机构,而且还获得了数量可观的经费支持,并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都发现: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同样的问题,却得出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说明教学行为与教学结果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具有可重复性的联系[6]。 相反,“教学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不稳定的”倒成为研究的一致性结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后,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效能研究”趋于消隐。 “教师效能研究”是在简单性范式的引领下发展起来的,它开了使用自然科学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