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匮要略与不寐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与不寐 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 东汉时期,张仲景对于睡前障碍的称谓在《金匮要略》中有“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等”。 一、金匮要略治疗不寐的方子 二、总结治法 三、临床运用举隅 一、金匮要略治疗不寐的方子 本书中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论述, 从发病学角度来看, 基本上有三种[1]情况: 一是不寐可列为独立的病证 ; 二是其他疾病的兼见症状, 即不得眠也是该病的病理表现之一; 三是由于其他疾病的病痛造成。 [1]孙洪生, 严季澜.《 金匮要略》不寐病证述要[J].时珍国医国药,2005 ,1 6(3):182-183 (一)、主症: 1、《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组成】炒酸枣仁二升(15克) 茯苓二两(6克) 知母二两(6克) 川芎二两(6克) 甘草一两(3克)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方解】酸枣仁养血安神为主;茯苓宁心安神,川芎调血养肝,知母清热除烦,甘草泻火缓急,俱为辅。用于上述诸证,可使肝血足,烦热平,心神定而安眠。 【治法】:养血宁心安神,清热除烦。 【病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 (以方测证) (一)、主症: 2、《金匮要略?夫人杂病脉证治第二十二》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组成】甘草三两(12g)、小麦一升(18g),大枣五至七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方解】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金匮要略心典》) )。 【治法】:补益生津,宁心安神 【病机】:脏燥, 谓妇人血室先受积冷, 而郁久为热, 则为之燥。脏躁的基本病机在于脏阴不足, 失于濡润, 其主要病位为心肺。《素问.至真要大论》:神有余则笑不休 , 神不足则悲。说明心肺精血不足时, 易产生悲伤忧愁之类情绪变化。[2] [2]张颖.从《金匮要略》看阴血亏虚与情志病的关系[J].河南中医,2006,26(12):4-5. (二)、兼症: 1、《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百合病者, 百脉一宗, 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 常默然。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如有神灵者, 身形如和, 其脉微数。” 百合地黄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方解】《金匮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百合能清肺经气分热邪,养肺中阴气;地黄清心经营分之热,并益心肾之阴。) 【治法】:滋养心肺, 凉血清热。 【病机】:心肺阴虚, 百脉失养, 内热扰神(以方测证); 针对百合病心肺阴虚的基本病机特点 , 仲景治以百合地黄汤, 又依其不同的病理转归或易以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知母汤、 滑石代赭汤等治方。 各方均以润肺清心安神的百合为基本治疗药物, 在治其本的同时, 也兼顾到了内热扰神不能卧这一标证。 (二)、兼症: 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 “ 狐惑之为病……卧起不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 【组成】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方解】方中甘草以补中益脾胃,使脾胃之气复职,既生化气血,又主持其功能。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使脾胃不为湿热所肆虐。半夏、干姜以宣畅中焦气机,使湿热之邪无内居之机。人参、大枣以补中益气,与甘草相用,以治病扶正驱邪,正气得复,不为邪虐,然则诸症罢,诸药相合,以达苦寒泻邪而不峻,辛温温通而不散正气,甘药补而有序以和中固本。 【治法】:清利湿热,补虚和中 【病机】:湿热蕴于中焦, 致胃腑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 寒湿内蕴见于《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 腹满, 舌( 身) 痿黄, 躁不得睡, 属黄家。 —— 清热祛湿的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 对于上述两种证候, 后世医家一般认为是由于湿热或寒湿蕴于中焦, 致胃腑不和, 胃不和则卧不安。——湿热或寒湿蕴于中焦, 致胃腑不和, 胃不和则卧不安。 (二)、兼症: 3、《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