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思考: 1、找出pH值小于5.6的酸雨区 2、找出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 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西南 杭州湾 珠江三角洲及其北部 硫酸型 看漫画,试想企鹅在说什么? 下垫面与气候 破坏森林:气温增高(CO2变多-温室,吸收辐射减弱),气温日年较差增大;减小湿度和降水(蓄水差,湍流弱);增大风速;沙漠化加剧;无森林小气候;改变气候条件 海洋石油污染-海洋沙漠化(抑制蒸发-干燥;抑制潜热转移-海温日年较差增大-无调节作用) 人为热和人为水汽与气候 人为热-增暖 人为水汽-云量-增暖 城市气候 城市是一特殊的下垫面:工商业、交通运 输业影响,有大量温室气体:“人为 热”、“人为水汽”、微尘和污染物。 城市气候的特征:城市的“五岛效应” 城市风速减小、多变。 城市混浊岛效应: 表现为四个方面: 城市大气中的污染物质比郊区多。 城市低云量和以低云量为标准的阴天日数远比郊区多。 城市日照时数减少,太阳散射辐射强,大气混浊度比郊区高。 城区的能见度小于郊区。 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ΔTu-r =Tu-Tr 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因素: 下垫面因素 :下垫面不透水面积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几何形状。 人为热和温室气体:中高纬冬季、低纬夏季; 天气形势与气象条件:稳定 的气压梯度小的天气形势下;夜间风小空气稳定时;晴天无云时。 热岛效应 空中花园-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 城市干岛效应:全天且以白天为明显。P250表8.9城 市相对湿度比郊区小,有明显的干岛效应。 城市湿岛效应:在一年中多数月份夜间02 时城区平 均水汽压大于郊区,故城市出现“湿岛效应”。 原因:与下垫面因素及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白天:城区蒸发水汽量小于郊区,尤盛夏,有热岛 效应,城区下垫面粗糙,上下层空气交换多, 使近地面的水汽压小于郊区,形成“干岛”。 夜间:风速小,层结稳定,郊区降温快,E减小, 大量水汽在地表凝结成露水,存留在低层空气中 水汽量少,水汽压迅速降低,城区因有热岛,其 凝露量较郊区少,且湍流弱,上下层水汽交换量 少,故城区形成“湿岛”,称“凝露湿岛”。 日出后:郊区气温升高,露水蒸发,则郊区水汽压 又高于城区,使城区又转变成“干岛”。 城市雨岛效应: 形成条件: 在大气环流较弱,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由于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 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缓慢的降水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减缓,延长城区降雨时间。 城区空气凝结核多,其化学组分不同,粒径大小不一,当有较多大核(如硝酸盐类)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 城市平均风速小,局地差异大,有热岛环流: 原因: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有减低平均风速的效应。 热岛环流:又称城市风系,有利污染物在城区集聚形 成尘盖,即城区低云和局部对流雨的形成。 思考题 1.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麽?近代气候变化趋势如何? 2.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4.应采取哪些措施改造局地气候以影响大范围气候变化. 5.分析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6.你对未来气候变化有何看法?依据是什麽. 气象卫星云图基本知识(补充教材) (一)概论 历史: 意义 : 特点: (二)气象卫星遥感大气的基本原理 电磁波谱 各波段特点性质各不相同: 卫星遥感 : 卫星云图观测原理 接收波段要避开大气吸收;并能区别目标;利用太阳、地面、云最大辐射带 卫星的轨道及全球监测系统 : (三)卫星云图识别基本知识 分析要点 : 不同类型云图的基本特点 : 云图上云的识别 : 天气尺度云系: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史实 时限:22亿年 三个阶段: 地质时期气候(距今22亿年-1万年),时间跨 度大,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历史时期气候(距今1万年), 近代气候(距今100-200年):指有气象记 录时期的气候。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特点:有三次大冰期与间冰期,即震旦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