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型:抓住信息,依据性质,找齐异类,不忘对称 复习《有机化学基础》部分,可以选用多种形式: 1、以重要官能团为主线; 2、以反应类型为主线; 3、以反应条件为主线; 4、以与有机物性质关系密切的无机物为主线,如:KMnO4(H+)溶液 或K2Cr2O7(H+)溶液、N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FeCl3溶液、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溴水、Br2的CCl4溶液、H2、O2、Cl2、HCl等。 5、以物质的综合转化关系为主线。 是否关注一下合成路线的书写形式和方法? 近年,三道选做题的难度力求趋于平衡,考点相对集中,37题难度有所下降,38题难度相应提升,致使难度系数更加接近,选作37题和38题的人数也相对均衡。 高考备考实际上就是依据高考的需要,高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常见共性问题: (1)读题技巧有待提高(如何抓关键词、句) (2)实验设计思想有待培养 (3)对题目的实质内容理解不准确 (4)化学基本功有待加强(公式掌握、原理应用、切入点选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计算能力有待提升 (6)有效数字的概念有待加深 (7)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大幅度提升 (8)信息采集不全、挖掘不透、整合不清、应用不对。与已有知识不能有效迁移和融合。 这些很多都是考纲特别强调的,平时需重点予以关注,有意识的穿插入相关练习中,常练习,多强化。 高考题是相通的,静观各年度各地区的高考题,不难发现,有很多题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很多题材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高考题可以看作是课本和考纲的最小缩影,所以高考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你可以对高考题改编、变形,但必须分析透彻,归纳同类问题的解决模式,让学生领悟透彻,最好是明确到命题立意的程度。 横向联系,有借鉴 狠抓落实,有提升 1、有关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式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半反应,一般以离子反应的方式呈现,既符合原子守恒,又符合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负极或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或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若给出总反应式,可先写离子方程式,再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再将每根箭头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粒子(还原剂——氧化产物,失去电子就是减去电子;氧化剂——还原产物,得到得到电子就是加上电子)拽出,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分清反应类型,即可写出。 若给出总式和一个电极反应式,利用正极+负极=总式和阴极+阳极=总式即可得出另一电极反应。 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为可逆过程,有负极反应就有阴极反应,有正极反应也就有阳极反应。 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考查频繁,难度大,但无外乎酸、碱溶液或熔融物为电解质,写法也有法可依: 以二甲醚碱性燃料电池为例: (—)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书写过程为:负极是还原剂燃料参加反应,要失电子,结合燃烧,C的直接产物为CO2,考虑介质,最终产物应为CO32—,H最终要转化为H2O,这样当然就有了负极反应式的雏形(—)CH3OCH3—e—+OH—=CO32—+H2O,配平方式,先看碳原子守恒配CO32—计量数,再用电子守恒配电子数,再用电荷守恒配OH—,(电子处理:减负等于加正,相当于12个正电荷),最终配H2O。 当然,也可先写燃烧总反应式,但不能忽略生成的CO2可与OH—继续反应生成CO32—,两个式子加和可得总式,再写O2在正极反应式,两者之差即可得结论。 电化学串联装置的相关计算也可根据各电极同时间段内转移电子总数相等来计算。 2、有关计算技巧 计算题基本都围绕着守恒(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平均值法、极限值法、差量法来呈现,各具特色,各有技巧,各举一例,共同商讨。 守恒法: 铜和镁的合金5?6 g完全溶于500 mL 1 mol/L稀硝酸,还原产物只有NO,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使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7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NO的体积为2.24 L B. 所得溶液中c(H+)= 0.1 mol/L C. 所得溶液中n(NO3-)= 0.4 mol D. 合金中铜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n(OH—) =n(转移电子)=n(起酸性作用的NO3—)=n(NO) × 3=n(Mg+Cu) × 2=n(起氧化作用的硝酸) ×3 平均值法 已知两个量a、b,其混和结果为c,则c介于a、b之间。只要是有关混和问题,平均值思想即可运行;而且,若混合物求范围,也可考虑用每种组分作为标准求极限值而得出上限和下限。 将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