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003年12月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立项为第五期重点课题。2004年受省教研室委托,无锡市教研中心组织专家组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根据论证意见,我校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了《方案》。为了更进一步适应我校的实际,使研究的立足点、基础及操作的可行性与普通高中,尤其是农村普通高中有更强的贴近性,我们对《方案》实施范围、目标作了限定:立足农村,努力构建农村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体系,以期对广大农村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实施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2006年,省教研室对我校课题中期成果抽样评估,评估结论合格。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如期结束,我们初步达成了研究方案中的预期目标,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和社会效益,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提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方案中明确了课程设置的几个注重点:“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应该说,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的选择性,倾注了较大的关注。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自20世纪初开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课程选修制(elective system)。课程选修制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柱,正确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教育集权制国家(如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由于长期加强了中小学必修课的建设,而忽视选修课的建设,因此这些国家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呈现出加强选修课程的趋势。如日本义务教育阶段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继续扩大选修课程的比例,而且对选修课程的要求也提高了,在高中阶段从1982年起就开始减少必修课程的学分,增加选修课程的学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前只在部分重点中学进学学分制试点,没有对此给以足够的重视。因此,这次新课程改革在总结上述经验的基础上,将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为“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目的是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与“课”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选修课程与选修课有质的区别。过去许多人把“课程”与“课”视为同义语,误把“课”“学科”当作“课程”,把有些学校开设的经验性、随意性较强的选修课当作校本课程。正因为缺乏课程观念的引导,人们对选修课程,在认识及操作上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选修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它与国家教育方针、高中阶段培养目标的关系怎样?课程权力如何分配?课程无效谁来承担?选修课程如何操作实施?学分如何实施合理评定?选修课程教师如何培训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当时,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并且江苏省于2005年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届时,这些问题每个学校必将面对,与其被动接受,不如及早启动研究,积极面对。另外,选修课程的实施,在当时是较为新颖的举措,除了一些发达地区知名的高中进行过相关实验外,普通农村高中很难从中沿袭、模仿,获得现成的经验。这些现实性的思考是当年我们提出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动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主体性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在教育实践中树立以人的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人格、兴趣、个性等,允许学生对自己的素质组合、发展方向作出选择,并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其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学会”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3、多元智能结构理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学加德纳(Ga rdn 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交际、自省和认识自然等多种基本智能,其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赖于后天的开发。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