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方案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3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4.3.3.1 项目背景 1.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成为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国际贸易活动频繁,拥有外贸自主权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金融、财会、和现代管理的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能够参与国际的专门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迅猛发展并对各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尽快培养出涉外经贸业务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等各重镇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出省主要公路通道全部高速化。对外贸易发展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37.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1%。其中,出口76.86亿美元,增长40.8%;进口60.64亿美元,增长50.9%。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项目255个,比上年增加28个;合同金额7.65亿美元,增长50.0%。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89个,其中新批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83个赛维LDK、晶科能源、龙鼎实业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台湾华硕、渣打银行等企业相继投资江西,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36家。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南昌保税物流中心获准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顺利封关运行,赣州香港产业园创立挂牌,新增南昌-首尔、南昌-澳门国际(地区)航线,开通了九江港对台湾港口的直航。人才000年底我国共有外贸企业18.2万家据统计数据显示,在随后5年内企业增加1倍多,达到40万家国际经贸36万多的人才需求。国际经贸人才现状全国高校经济类毕业生每年有13万人左右,即使加上社会力量培养和其它行业人才转岗,估计外贸人才的缺口仍有100~200万人。193所高校开设了,所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去甚远。 4.3.3.2现有基础与优势 1.实力、水平与办学规模 我校是一所以旅游、商贸为的院校并逐渐形成了普通教育自考专科本科短期培训技能鉴定等并举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办学模式。为了拓宽办学渠道,还积极探索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联合办学目前已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实现联合办学,从2005年秋季起面向全国招收国际贸易等专业学生。2002年9月创建并开始招生,在校生人毕业学生届人,就业率%以上,签约率达到%以上。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连续多年出现招生和就业“进出口”两旺的大好局面。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定位准确,符合国家高职教育的要求,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清晰、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显著。专业定位的准确性来自社会实践,来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环境交替,理论与实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保持企业的联系,通过专业委员会、专业实习调研、兄弟院校、国家产业发展及变化,不断将专业定位在人才需求的最佳位置。的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是根据企业的需要由企业专家提出而开设的。专业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坚持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扎实有效三年不断线。校外实习融入企业日常运作,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做到企业为学生提供食宿条件,学生与企业员工同样打卡,跟班或顶岗工作,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培训、现场技能指导以及考核,有力地保证了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目前已经入学的08级09级学生,第四学期全部到企业进行,并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带入企业现场教学,使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明确合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定位准确。毕业学生届人,就业率%以上,签约率达到%以上。始终重视合作,办学。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就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征求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适当调整课程,修订课程教材,不断将专业定位在人才需求的最佳位置。同时随着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地将企业中的骨干、高级管理人才补充到专业队伍中来,使专业指导队伍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通过每年带队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现场指导学生,了解生产实际,为企业解决困难,并自身知识的更新技能的提高促进专业的建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下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实际,为企业服务;通过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式和企业合作。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按照订单要求培养定向生学生毕业后企业工作。与企业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就培养高职技术人才加强合作,企业根据需要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并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