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十二单元第26讲
第26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训练与测试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这三幅图不能反映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 B.“法治”
C.“仁政” D.“非攻”
解析 三幅图的核心主张依次是“仁爱”、“法治”、“顺其自然”分别是儒、法、道三派的思想,故排除D项。
答案 D
2.(2013·皖南八校联考)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A.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B.“仁”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
D.“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解析 题目中的现象和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密切相关,B、D两项中“已经成为主流”和“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有违史实,《论语》中的“仁”和“仁慈”是有区别的,排除C项。
答案 A
3.(2012·郑州一模)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
A.车轮 B.车架
C.马鞭 D.马匹
解析 韩非法家思想中,法指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是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用种种手段;势指权位、势力。如果将韩非学说比喻为一辆马车,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致是这样:君主是驭手,臣民和佣人是拉车的马,势是打马的鞭子,法指车轮,术是控制马的两根缰绳。
答案 A
4.(2012·泰安一模)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答案 B
5.位于山东临淄的稷下学宫(见右图)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150多年。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富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秦汉时期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
D.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稷下学宫成为各诸侯国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A、B题意体现不出来,D本身错误。
答案 C
6.(2013·深圳模拟)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④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战国时期出现大一统思想源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变化的需求,因此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思想一统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社会稳定的需要。
答案 D
7.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根据你的判断,《孟子》一书中最有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答案 A
8.我国古代不少君王曾颁布《罪己诏》以求得宽恕,其内容一般是君王反省的德行和政策。如唐德宗曾颁布《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上述思想主要来自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顾炎武
答案 C
9.(2012·汕头一模)《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合一
解析 根据材料,汉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明显是臣下装神弄鬼,造假讨好皇帝。山鸣谷应,天子万年,形象化地演绎了专制君主无限膨胀的自我尊崇心态,实质是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 C
10.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专制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