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
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 西
南政法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西南政法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
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必威体育官网网址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维权过当所致犯罪问题研究
The study on crime problems of undue rights
作 者 姓 名:
翟立斌
指 导 教 师:
郑
海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
社会转型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层次、程度不等的冲突和
变异,随之而来的是作为各种社会关系主体的人的思想、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维权意
识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于是近几年中国社会维权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大有燎原
之势。随着维权事件的增多,维权领域的扩张,维权活动的影响力也日趋扩大。如今法
制日趋完善,民众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理性主体都能够运用合法有效
的途径,使自己所维护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恢复,但也有少部分人难以甚至不
可能通过自己的合法渠道维护或保全自己的合理诉求,甚至有部分过激者在权衡合法维
权与违法犯罪成本以后,毅然选择了过当维权。最终,不但自己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维
护,反而因维权过当而侵犯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身陷囹圄,由一位权益的
合法维护者沦为违法者,甚至犯罪嫌疑人,令人扼腕。当然,不是所有的维权都会过当,
正如不是所有的维权过当最终都会演变成犯罪一样,维权过当所致犯罪者虽然还只是少
数部分,但是维权主体多关涉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加之大众同情弱者和舆论倾向维
护弱势群体,在某些不怀好意之人的蛊惑下很容易演变成为群体性事件或暴力犯罪。据
不完全统计,初步确定在群体性事件中主体 80%以上是关于维权的,另外一些就是社会
纠纷、社会泄愤和聚众犯罪。因此,对于合法的维权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对于一般的
维权不当应予纠正,而对于维权过当极易导致犯罪的情形,我们应当在维权过当向犯罪
转化之前进行预防与控制。
皮艺军教授在“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机制建设”犯罪学高层论坛上提出:对社会冲
1
敌我两分法,认为 “人民内部矛盾非敌即友”,这种研究思维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
展需要;刑事犯罪视角主要是指犯罪学要研究维权事件和冲突事件演变为刑事犯罪的全
过程;而维权视角指现在的维权可以概括为“争利不争权”。这里的“利”指的不仅仅
是“利益”,而是“权利”,这种权利也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个发展趋势是势在必行
的。
本文所研究的就是上述所提到的第二个视角:刑事犯罪,即犯罪学所要研究的维权
1
章剑:“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机制建设—犯罪学高层论坛综述”,《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 年 7 月第 4 期。
1
事件演变为刑事犯罪的全部过程。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社会转型期维权过当所致犯罪做出概述,首先对维权过当所致犯罪的
内涵外延进行界定。本部分提出了维权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一具体事件的命题,从侵权
行为和违约行为两个角度对维权过当所致犯罪中的“维权”作出比较宏观和广义的界定。
而有关“过当”这一程度副词的理解,笔者引入了防卫过当中有关“过当”的理论描述
和分析,并从民、刑法两个角度对“过当”的程度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解析。进而提
出维权过当所致犯罪的定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侵权或违约
行为采取一系列的维权活动,但由于维权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失而导致
犯罪的情形。根据此定义对维权过当犯罪的构成及极易与其相混淆的情形进行探析与区
分。其次,依据其涉众性,侵犯权利类型及犯罪类型对维权过当所致犯罪进行了分类;
最后概括出社会转型期内维权过当所致犯罪的典型特征。
第二部分,维权过当所致犯罪原因分析。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在社会层面
对维权过当犯罪现象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