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__乙酸乙酯皂化反应_(超全思考题).doc

实验报告__乙酸乙酯皂化反应_(超全思考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报告__乙酸乙酯皂化反应_(超全思考题)

聊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聂虎 洋洋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 2.求反应的活化能。 3.进一步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 4.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 设在时间时生成浓度为,则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8-1) 式中,,分别为乙酸乙酯和碱的起始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若a=b,则(8-1)式变为 (8-2) 积分上式得: (8-3) 由实验测的不同t时的x值,则可根据式(8-3)计算出不同t时的k值。如果k值为常数,就可证明反应是二级的。通常是作对t图,如果所的是直线,也可证明反应是二级反应,并可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值。 不同时间下生成物的浓度可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也可用物理化学分析法测定。本实验用电导法测定x值,测定的根据是: 溶液中离子的电导率比离子(即)的电导率要大很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的浓度不断降低,溶液的电导率就随着下降。 在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依据上述两点,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来说,反映物和生成物只有和是强电解质,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显的导电性,它们的浓度变化不至于影响电导率的数值。如果是在稀溶液下进行反应,则 式中:,是与温度、溶剂、电解质和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分别为反应开始和终了是溶液的总电导率;为时间t时溶液的总电导率。由此三式可以得到: (8-4) 若乙酸乙酯与的起始浓度相等,将(8-4)式代入(8-3)式得: (8-5) 由上式变换为: (8-6) 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可求k值,即 , 由(8-3)式可知,本反应的半衰期为: (8-7) 可见,两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的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由(8-7)式可知,此处亦即作图所得直线之斜率。 若由实验求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常数,则可利用公式(8-8)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 (8-8) 三、仪器和试剂 恒温槽1套; 移液管(20)2支; 电导仪1套; 比色管(50)2支; 锥形瓶(250)2只; 0.02溶液; 停表1块; 0.02溶液; 烧杯(250)1只; 0.01溶液; 容量瓶(100)2只; 0.01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准确配制0.02的溶液和溶液。调节恒温槽温度至25℃,调试好电导仪。将电导池(如图8-1)及0.02的溶液和溶液浸入恒温槽中恒温待用。 2.分别取适量0.01的溶液和溶液注入干燥的比色管中,插入电极,溶液面必须浸没铂黑电极,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5分钟,待其恒温后测其电导,分别为和值,记下数据。 3.取200.02的溶液和200.02的溶液,分别注入双叉管的两个叉管中(注意勿使二溶液混合),插入电极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分钟。然后摇动双叉管,使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并导入装有电极一侧的叉管之中,同时开动停表,作为反应的起始时间。从计时开始,在第5、10、15、20、25、30、40、50、60分钟各测一次电导值。 4.在30℃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将测得数据记录于下表: 室温:18.6℃ 大气压:721.5 =0.01 =0.02 25 30 单位:×104 单位:×104 0 / / 0 0.189 / 5 0.161 -0.017 5 0.160 -0.020 10 0.154 -0.0082 10 0.156 -0.008 15 0.145 -0.00387 15 0.151 -0.0043 20 0.134 -0.00212 20 0.144 -0.0031 25 0.128 -0.00188 25 0.135 -0.0019 30 0.127 -0.0014 30 0.130 -0.00159 40 0.120 -0.0008 40 0.125 -0.0025 说明:其中温度为30℃时的实验数据为我小组所测,25℃时的数据是参考其他小组多得。 1.利用表中数据以对作图求两温度下的。 25℃时的—图 30℃时的—图 2.利用所作之图求两温度下的,并与测量所得之进行比较。 25℃:测量的=0.1964 作图所得=0.1743 30℃:测量的=0.1850 作图所得=0.1638 可以看出作图所求的两温度下的比测量值小一些,说明可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