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认识文书 一、文书 1、“文书” 包含三种含义: 一是指文字材料, 二是指文字书写, 三是指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文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 西汉·贾谊《过秦论》:“禁文书而酷刑罚,先诈力而后仁义”。 司马迁《史记》一书,也多次提到“文书”一词。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 这里的文书就是指古代的文籍典册,这些有史料价值的文字材料都可以称之为文书。 唐宋以后,“文书”概念的含义就相对狭窄了,主要指实用性强的文字材料。如宋代王昭禹《周礼详解》,对《周礼·天官》中“小宰之职……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有一段注释:“要之八成皆文书也。比居、简稽、版图、礼命、要会,文书之用于公者也;传别、书契、质剂,文书之用于民者也。” 这里的文书说的是具有应用性的文字材料,且有了公用和私用之分。 文书作为动词使用时,可以当“文字书写”来讲。“书”,最早的含义就是书写的意思,不过现在用“文书”作为书写的用法已很少见。 文书指职务或职业名称,即把在机关单位从事文字工作(主要指实用性文字工作)的人称为文书。现军队内仍有“文书”这一专门职务,在其他机关,“文书”只是一种称呼。 文书的概念: (一)广义概念,文书就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记载、公布、凭证、传递信息等)而形成的具有应用性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信息材料)。包括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公务文书和私人活动中形成的私人文书。(二)狭义概念:指公文文书,简称公文。 2、文书的历史发展 我国现存最早的公务文书:甲骨文书(殷朝后期统治者的活动记录和向外发出的文告)。 文书的材质:甲骨、青铜、竹木、铁质、石头、缣帛、纸张、电子文书(录音、声像)。 文书的名称:殷商时称“典册”;周代称“中”或“治中”;秦代称“典籍”“图籍”;汉代第一次称“文书”,又称“文案”;三国时称“公文”;唐宋称“文卷”“案卷”“案牍”;清代称“牌子”“本章”;民国时又称“文书”;现今也称“文书”。 3、文书、公文、文件 一般情况下,文书、公文和文件的基本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指公务文书。 文书: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公务文书指社会的合法组织在其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纸质文字材料,它包括公文和其他事务文书。私人文书主要指个人、家庭、家族、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处理私人事务而形成的文书。 公文: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合法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材料。 文件:通常专指上级机关下发的具有重要执行作用的公文。 思考:既然说公务文书是各个机关处理日常公务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那么,是不是说,事无巨细,凡是要处理公务都要办文,文件越多越好呢? 回答:当然不是。说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并不是说它是唯一的手段。文件的形成和处理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的,如直接面谈、电话联系、召开会议、实地考察、现场指挥等,则不一定办文。脱离实际、不讲效果地滥发文件,是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这是我们应该反对的。 思考:以领导人名义作为文件的制作者,是以私人身份发布,不具有领导效力。 回答: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文件的制作者主要以机关的名义,或机关的某一组织单位的名义发布,有时也用国家领导人和机关首长的名义发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人大常务委员长令,机关首长对所属工作人员的任免令、任免通知等,以领导人名义作为文件的制作者,并非以私人身份发布,而是以他所在机关的领导人、负责人的身份发布的,是机关领导人、负责人行使自己职权的一种表现,他们也是文件的法定的制作者,他们发布的文件同样也具有领导效力。 4、文书的构成要素 信息要素(核心信息、附加信息) 符号要素(文字符号、图形符号) 物质要素(书面载体、显字材料) 5、文书的性质与特点 记录性 程序性 实用性 法定性 权威性 信息性 6、文书的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案例) (3)公务联系和知照的作用 (4)凭证记载作用 (5)传递信息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公文文种 文种划分依据: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规定了13个行政公文文种;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条例》(1996年5月中央办公厅公布)规定了14个党的机关公文文种。 二、文书工作 文书工作,也称文书处理工作,指公务文书的形成、处理和管理等一系列互相衔接的程序和手续。 不同机关、不同时期,文书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公文,也有不同的程序和手续,如专用公文,其处理过程直接关系某种业务的完成,方式较多,也较特殊。 文书工作的历史: 商朝:初步的文书处理工作。史官是我国最早的文书工作人员,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