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城市广场 金色农田; 西装革履 朴素的农民装扮 戴着草帽。 (二)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牛顿:如果说我看得比别 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 牛顿 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1642—1727 科学技术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第三、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 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 政治经济学史的革命: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 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 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 (1)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2)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随历史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0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文版序言中对某些观点也做了修改.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006年1月2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人们高举列宁画像在列宁陵墓外聚集等候敬献鲜花。 从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 革命战略:以城市为中心,推及农村 → 以农村为中心,包围城市。 →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 执政纲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人格类型:军事战略家→改革设计师 历史定位:伟大的导师→人民的儿子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 ①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②生产资料公有 ③人与人之间高度平等 ④按需合理分配 ⑤没有竞争,竞赛 ⑥领导人由竞选产生 ⑦?婚姻自由 ⑧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 ⑨由社会教育代替家庭教育 ⑩由社会养老代替家庭养老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 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 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懂——对待科学就要认真,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信——象相信科学那样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 做——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 4.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6.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 阅读文献 7.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础》 8.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