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国传统习俗组图 2)中国的传统建筑组图 3)中国的传统艺术组图 4)中国的传统思想组图 (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总的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具体讲,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5、(2009安徽卷)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6、(2009山东卷)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08年高考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传统文化的特点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需要正确对待) 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 从个人角度来看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剔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精华与糟粕的区分,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民族性。古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精华,在今天可能就不是精华了,甚至变成了糟粕。由于受政治态度、民族感情、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大不一样。而且精华与糟粕往往并不是界限分明,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同一传统文化内容,可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面对这种状况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取其精华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去其糟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抛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即糟粕才能使民族文化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成为拖累社会进步的包袱。 请问:在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孝”道呢? “孝”字。“孝”是一个象形文字,即是一个跪拜之“子”的意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所以,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⑴从继承的角度看,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6字) ⑵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看,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8字) ⑶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多样性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传统文化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