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和第一讲.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论和第一讲.ppt

中国哲学史 主讲 陆玉林 lylin06@ 引 论 “中国哲学”辨析 1.中国哲学的“中国” 中国既是一个渐次扩展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概念。讲的是以地理为基础的文化概念的“中国”。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人”的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讲的主要是“中国系”的哲学。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一般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的特殊哲学。讲的是中国的一般哲学。 2. 现代的“哲学”概念 哲学是西方的概念。据赫拉克利特所言,毕达戈拉斯第一个使用了philosophia的名称,并自称philosophos。又,苏格拉底前,有智者(sophia),苏格拉底不喜欢普罗泰戈拉等人自称为智者,加了“爱”(philem),成了philosophia。 19世纪,日本人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将其介绍到中国。 “中国古来并无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张岱年) 罗素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11页) 中译名“哲学”的问题 没有求真就不可能有科学,但是“真”本身并不是任何科学的对象,唯有一种智慧才研究它,那就是希腊人特别地创造出来的那种对于智慧的追求。它的中译名“哲学”虽然也指明了这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大学问,却未能表达出在原文里显示的唯有希腊哲学才具有的那个对真理的热爱之意。(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2003,2页) 3. “哲学”学科 哲学是西方的学科,无论是作为知识类型还是作为大学的学术建制。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哲学门,1914年开始招生,1919年改为哲学系。 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中没有哲学一类。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也与所谓的哲学不同。 义理之学 义理:最早见于《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学术种类: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辞章、考据之分。”(姚鼐《复秦小岘书》)“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徵实存乎学。” (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 理学的别称:宋以后。 与西方哲学的区别 知识依据:经学之一部分,而非知识之知识; 思想旨趣:以人生的意义和社会规范为要务,而不是普遍规律和终极原因; 知识形态:从圣人和经典中寻求实践的规范和程序,而非用抽象范畴、逻辑规则描述和解释世界的概念体系; 现实指向:经世致用而非为知识而知识 4.西方范式主导下的中国哲学研究 五四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实际是借用西方的哲学范式来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中与“哲学”相近的部分。 胡适、冯友兰、侯外庐、任继愈基本建立了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到21世纪仍然没有被打破,或者说新的研究范式至今没有建立起来。 胡、冯、侯、任的贡献 胡:《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著作。 冯:《中国哲学史》(1931),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理论性更强。 侯:《中国思想通史》(194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成的思想史著作。 任:《中国哲学史》(1963),唯物与唯心、辩证法与形上学的斗争,宇宙观、人性论、历史观和知行论四大块。 5.突破中国哲学研究的西方中心论 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与发展情况与西方不同。 中国传统思想的范畴与话语系统与西方不同,如“天”、“道”、“性”。 中国传统哲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与西方不同,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所讲的是古代哲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根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即中国传统的基本观念系统。 6.学习中国哲学的基础 章太炎论治国学的方法:辨书籍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辨文学应用。 知晓书籍的真伪; 明白概念的涵义; 了解思想流派; 知道古今人情的变迁; 清楚思想变化的大势。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向世陵主编:《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创始时代 一、前哲学时期的思想文化 1.多元文明 文化圈: 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陕西)、晋南、豫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