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藏高原粘-UCLA.ppt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藏高原粘-UCLA.ppt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藏高原粘-UCLA.ppt

* 基于2001年可可西里8.1级地震形变场演化分析的青藏高原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 中国地震局 沈正康 万永革 王 敏 张祖胜 王庆良 甘卫军 王 琪 乔学军 美国内华达大学 曾跃华 摘要 大陆地壳形变模式是地球动力学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主要围绕在连续形变还是块体运动,地壳与上地幔间是否解耦,以及板内大型走滑断层的深部构造及其在吸收板内变形所起的作用等诸方面。争论的难点主要在于模型缺乏观测资料的约束。而大陆地壳内部大地震的发生会激发和凸显一系列独特的平时无法观测到的应变响应如断层面上的蠕变滑移和下地壳、上地幔的弛豫形变,观测和研究大震同震和震后形变场即成为回答上述问题的难得机会。 本研究运用位错理论和边界元方法建立粘弹性力学模型以模拟2001年青海可可西里8.1级地震前后东昆仑断裂与岩石圈应力应变场的演化,通过GPS方法监测地震震后形变场以约束模型中至关重要的断层和岩石圈流变学本构关系。关于震后形变源即同震形变场的研究,用GPS和地表断层破裂资料反演可可西里8.1级地震同震破裂分布,得到地震破裂深度~17公里。分析GPS震后形变场数据发现,震后形变运动方向与同震形变运动方向基本一致,均为跨断层的左旋滑移。震后形变南北盘运动强烈非对称,南盘台站的东向运动量明显大于北盘台站的西向运动量,表明二盘介质物理性质的显著差异。震后形变场变化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前期(T 0.7年)时间常数~0.3年,后期(T 0.7年)时间常数明显增大。 对于观测数据的初步拟合表明下地壳介质粘度最低为~5 x 1017 Pas,上地幔粘度~1019 Pas。断层震后蠕滑发生在~17-33公里深度范围内,蠕滑量约为主破裂量的1/5,即相当于~20%的主破裂释放地震矩。介质弛豫形变和断层蠕滑分别贡献了震后形变场的85%和15%,显示青藏高原地壳内部存在明显的韧性剪切带,地壳与上地幔间明显解耦。在此研究基础上可以建立受真实岩石圈介质本构关系控制的三维流变学动力学模型,验证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模式,定量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过程。 引言 有关青藏高原变形的大陆动力学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大陆地壳的形变模式,究竟是以连续分布还是块体运动形式为主。一种模型认为大陆地壳可划分为块体,内部呈刚性,形变局限于组成块体边界的少数大型断裂带上。这就要求块体内部岩石圈具有很强的刚度,下地壳介质有很高的屈服强度与粘度,形成上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强耦合。同时块体边界的断裂带则为切割整个岩石圈的薄弱带,脆性层以下的形变依然呈块体间的相对错动,表现为断层面上的粘性蠕滑。由此产生的断层运动是受全地壳弹性介质驱动的“厚皮”模型。与块体运动模型相对立的,连续形变模型认为大陆岩石圈,特别是青藏高原岩石圈仅有有限刚度,下地壳介质屈服强度低且呈强流变性,造成上地壳与上地幔之间解耦。上地壳在下地壳塑性流驱动下产生广泛分布的形变。由此产生的断层运动是受脆性上地壳和粘性下地壳介质驱动的“薄皮”模型,断层切割上地壳并弥散于下地壳的软流层中。由此可知,认知青藏高原岩石圈模型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即地壳、特别是下地壳的流变学结构,大型断裂带内部,特别是在中、下地壳深度上的流变学结构,块体内部形变率以及块体边界大型断裂带的错动率就成为建立与判别形变模式的重要依据。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诸种特征在一般时期,即没有大震发生的时段通过观测仅能得到部分运动学特征(如块体的内部形变和跨断裂带的错动),动力学特征则很难获得。只有当大地震发生时断层区及周围介质会发生应力场的突然变化,引起震后一段时间内断层区及其邻域岩石圈应力应变场的快速调整,包括断层面上的蠕变滑移和下地壳、上地幔的弛豫形变。在这一过程中震时转移到下地壳粘塑性层中的应力逐渐释放,而上地壳脆性层内的断层通过与下地壳的耦合获得重新加载。相比于地震孕育、发生的全过程这一时期的形变显著而快速,并且地表形变与断层和介质内部的应力应变场的变化及其流变学性质密切相关。由此监测地震后、特别是大地震后的形变场,就为探索断层和地壳、上地幔的流变学结构及其本构关系,上、下地壳的耦合与岩石圈强度,断层加载模式与深部结构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式。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断裂段发生的 Ms8.1 Mw7.8 可可西里地震(又称昆仑山、昆仑山口西或库赛湖地震)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机制的机会。 震后形变模型初步研究 用BDGD和WDGD二测站相对JB30水平运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型反演,求解地壳下部和上地幔的粘性参数和脆性层下断层面上转换层的位置及其震后滑移函数。假定岩石圈为平面成层的粘弹性介质构成。为了计算由于地震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位移,将断层分为多个子断层,采用同震形变结果和Zeng(200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