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归谬法 3、归谬法 归谬法的基本思路是:为了反驳某命题(即确定某命题假)。首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这个假定推出荒谬的结论,最后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的规则,确定它是假的。 归谬法有三种主要形式: (1)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假命题。 (2)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 (3)从被反驳的命题中引申出与其自身相矛盾的命题。 归谬法的结构形式 被反驳的命题:p 反驳过程:1、设p真, 2、如果p真,则q, 3、非q, 4、所以,p假。 反驳论据,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性。这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目的。因为驳倒了对方的论据,只是使对方论题的真实性失去了依据,而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并不能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据是为反驳论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据之后,如果需要还应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例如: 有人论证说,“驼鸟是会飞的,因为所有的鸟都是会飞的”。对这个证明进行反驳,就可以首先指出其论据是虚假的。 (二)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题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由论据不能必然推出论题。这虽然也是反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反驳的目的。因为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只是说明对方的论题的真实性没有得到证明,并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不能因此确定论题是虚假的。反驳论证方式也是为反驳论题服务的,在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之后,如果需要,还应当进一步反驳对方的论题。 例如: 有人论证说:“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因为有些花是红色的。” (三)反驳论证方式 第四节 论证的规则 一、关于论题的规则 “论题含混不清” (一)论题必须明确(P211) “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 (二)论题必须保持同一(P211) “虚假理由” 二、关于论据的规则(P212) (一)论据必须真实 (二)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 “循环论证” 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从论据能必然推出论题” “推不出”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表现为论据和论题不相干,有时则表现为论证方式不正确,即违反推理规则。 “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有时还表现为论据不充分。例如: 这起案件可以结案了。第一,李某与被害人曾发生过矛盾,二人关系一直紧张,李某还曾扬言要给被害人点儿颜色看看,他具有杀人动机;第二,李某有作案时间;据此可以断定,是李某杀害了被害人。 第五节 谬误 一、什么是谬误 1、概念 谬误泛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 谬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谬误泛指人们在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狭义的谬误是指因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而产生的各种逻辑错误。还有更狭义的谬误,仅指由于违反论证规则而犯的逻辑错误。 2.、诡辩与谬误 诡辩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误作论证。 诡辩也是谬误,不过它与一般的谬误有所不同。诡辩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施展各种计谋手段,自觉地违反逻辑规律、规则;而一般的谬误则是不自觉地违反逻辑规律、规则。 谬误有许多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式的谬误,另一类是非形式的谬误。所谓形式的谬误,就是由于逻辑形式不正确而形成的谬误。非形式的谬误是指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造成的谬误。 二、谬误的种类 1、语词歧义 2、语句歧义 3、重音误读 4、诉诸无知 5、诉诸怜悯 6、诉诸私利 7、诉诸个人 8、诉诸听众 9、诉诸信任 10、人身攻击 11、混淆整体与部分 12、因果倒置 此外,还有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听众等逻辑谬误,这些谬误与主观武断、诉诸无知都属于论据与论题不相干,即“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逻辑谬误,不管是形式的还是非形式的,都是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和相应逻辑规则的,它们都是不正确思维的表现。研究谬误问题,有助于识别谬误、防止谬误,从而保证逻辑思维的正确性。 第八章 论证 反驳和谬误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第二节 证明的方法 第三节 反驳的方法 第四节 论证的规律和规则 小 结 第一节 论证的概述 一、什么是论证?(P198) 论证就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例:并非所有社会现象都有阶级性。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而语言是无阶级性的。 论证包括证明(立论)和反驳(驳论)。 证明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pdf
- 锡冶炼过程中的熔炼工艺参数考核试卷.docx
- 2023-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六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武汉市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管理制度 .doc VIP
- 《手术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2020-2021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 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doc VIP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分类表(2023年版).pdf VIP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共4套).docx
- 标准图集-07J121-泡沫混凝土楼地面-屋面保温隔热建筑构造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