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 第一节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 一、基本概念(1) 支付: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货币债权转移的过程。 ——交易、清算、结算 清算:结算需要通过一定的清算组织和支付系统,来完成支付指令的发送与接受、对账与确认、收付数额的统计轧差、全额或净额清偿等一系列的程序,就是清算。 结算:一般是指为实现因劳务供应、金融活动、商品交易、消费行为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而发生的货币转移。 第一节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 支付体系:为实现和完成各类支付活动所做的一系列法规制度性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安排的有机整体。 ——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支付结算监督管理 支付工具:传达债权债务人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货币资金转移的载体。 现金支付工具、非现金支付工具 一般转账工具、信用支付工具 第一节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 纸质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工具 贷记支付工具、借记支付工具 基本概念(2) 支付系统:支撑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 金最终转移的通道。 大额支付系统(银行间及金融市场、金额大、贷记) 零售支付系统(公众消费、金额小、紧急程度低、同城清算) 证券结算系统 支持中国债券交易及其资金清算采用国际证券标准结算模式—“付款交割” (DVP)方式,实现债券交割各资金清算同步。 基本概念(3) 支付服务组织:向客户提供支付账户、支付工具和支付服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为这些机构运行提供清算和结算网络服务的支付清算组织。支付服务的市场主体: 人民银行、商业银行 支付清算组织:银联、城商行汇票处理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外汇交易中心等 支付结算监督管理:在有关支付程序和支付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以及市场惯例、合同安排和规则等方面约束下,综合运行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支付结算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行为。 国家颁布的法律 中央银行颁布的法规政策 支付市场参与者约定俗成的规则惯例。 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服务组织为基础设施安排;监督管理为整体制度性保障(制度性、执行性)。 第一节 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状况 二、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 为适应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建立手工联行汇划体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为适应经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和各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行内的银行机构间的支付系统,即银行本系统的直接通汇行与通汇行之间的资金帐务往来,跨行间的业务实行相互转汇。 二、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1、央行建设运行电子联行系统 89年起央行建立电子联行,通汇网点近2000个,入网金融机构20000多个 (实现异地跨行支付清算业务处理电子化) 2、商业银行相继建设行内电子汇兑系统(异地跨行转汇) 3、同城票据交换所(同城资金汇划) 2500个县级以上城市建立同城票据交换所,每天1-2场 二、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1992年~2000年 199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引入世界银行的技术援助,着手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一期工程的研究和建设。 2000年~今 采取“借鉴吸收,自主开发,先大后小,边建边用”的方针,启动支付系统二期工程,先后建成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即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支付信用信息查询系统等支付清算系统。 三、建设支付清算系统的主要背景 上世纪末,中国稳步推进了经济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金融电子化水平不断发展。原有的支付清算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经济、金融发展变化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有效支持银行间支付清算的现代化公共平台,支付速度慢,资金在途时间长; 2、支付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存在支付风险隐患; 3、系统结构紊乱,清算帐户分散,支付数据信息不集中,不利于金融监管; 4、未与金融市场等相关系统连接,不能有效支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5、票据交换处理手段参差不齐 ,业务技术标准不统一,覆盖区域受限 四、系统建设的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 1.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2002年10月8日,北京、武汉投产试运行; 2003年4月14日,上海、西安推广运行; 2003年4月21日,天津、广州、重庆、南京、沈阳、西安、成都、海口、深圳9个城市推广运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