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疾病监测.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疾病监测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血吸虫病与地方病防制所 营养与慢性病防制所所长 公共卫生硕士 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 什么是健康? 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身体健康、社会相融、心理宁静) 新的健康观念: 健康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及社会交往上的完美状态。 一、疾病与健康(Disease and Health) 健康是动态过程,也是机体不断调节和维持的平衡状态。 Health i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body continuously adjust and maintain the status of balance in the body. 这种平衡表现在个体内部,也表现在个体与环境(包括其他个体)之间,一旦某种平衡失调便脱离正常状态,也可称为“不健康”或异常。 The balance not only appear in the body, but also between the body and environment. Once the balance is loss of control and out of normal status, it refer to “unhealthy” or abnormal. 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互相连续的衔接过程。 I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from health to illness 二、疾病的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疾病的自然史指疾病在个体的自然发展过程 The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refers to the progress of a disease in an individual over time. 易感期 此期尚未发病,但是已具备发病的基础,只要致病因素齐备,构成充分病因便将发病。 疲劳的积累或急慢性酒精中毒情况下,肺炎的已感性增加 血清胆固醇值上升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上升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年容易患高血压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确定某病在什么条件下的人群中发生,这样的人群称为危险人群或高危人群。 发病前期 病因开始作用之时并不立即出现临床症状。 在急性传染病从感染到发病前的期间称为潜伏期。 慢性病潜伏期不明确 从病因作用到发病前这段时间称为诱导期 从诱导期到疾病被发现或确诊的期间称为隐伏期 把诱导期与隐伏期之和称为潜伏期 发病期 发病期指机体在形态或功能方面已出现病理现象。 这时根据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的需要可以从不同角度分型 辨明是原发性亦或转移性以及是否已转移 区别病情的轻、中、重,病期的早、中、晚 病理分型等 病后期 就医学的现代水平来看,有的疾病最终必然死亡 有些疾病经过急性阶段后容易转为慢性,长期不愈 有些疾病经过急性期后留有为期或长或短的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有时发生形态异常 另一些疾病的自然经过最终必然恢复 的疾病虽然恢复,其中少数人却留有隐患 疾病流行的自然史 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也各有其自然的病情轻重、数量升降的变化 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也随着条件的更新而变化这是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自然史。 三、疾病预防的根据 疾病预防的可能性 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变化迅速,说明致病的因素有所变化 同一民族不同地区居民间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很不一致,说明这些疾病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 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移民某些疾病的有逐渐向移居国发病率靠近的趋势 中国人群现阶段的疾病模式 非感染性疾病所至的疾病负担已达58%,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所至的疾病负担占25%。 这种模式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过去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占相当的比例; 而由于人口老化,某些危险因素的上升,慢性病、意外伤害也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健康。 中国健康模式转变前的卫生问题和健康模式转变后的卫生问题同时存在。 中国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挑战。 健康模式的转变示意图 疾病防制策略的调整 1、社會發展、疾病譜改變和科學技術進步。 2、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發展為現代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3、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廣泛地影響著個體的生物行為和社會行為。 4、生物和社會行為往往是疾病傳播和流行的決定因素,因此,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既影響個體對疾病的易感性,也決定著疾病流行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製訂預防策略和措施,需要以疾病監測提供的資訊為依據;而預防策略與措施是否正確必須依靠疾病監測來評價。 第二节 疾病监测 Part Ⅱ: Surveillance of disease 出自中世纪后期:对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监测 1950年以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