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c-cik生物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VIP

dc-cik生物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c-cik生物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在DC+CIK生物治疗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丁荣楣 王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肿瘤病房 (110021)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DC+CIK生物治疗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DC+CIK生物治疗肿瘤病人中,根据现存及潜在护理问题,制定改进计划,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并付诸实施。结果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在理论知识、技能运用、健康教育等方面均有提高,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及对治疗依从性提高,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士能力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及对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DC+CIK;持续质量改进;生物治疗;护理 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最活跃的领域,黄赛菊[1]等研究,自体DC+CIK治疗技术是采集患者自身的外周血液里一定量的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人为加入多种细胞因子,使有功能的DC与CIK免疫细胞大量扩增,短时间将这些扩增活化的DC与CIK免疫细胞分次回输患者体内,从而恢复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将恶性肿瘤细胞完全杀灭或降低与稳定在一定水平,也是唯一可能根治肿瘤的方法。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开展已20年,我国2009年3月卫生部批准应用于临床癌症治疗。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improvement,CQI)是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指导,重视过程管理,突出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2],我科室于2011年开展生物治疗技术,并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DC+CIK生物治疗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 该技术需经血细胞分离-细胞培养-抗原冲击-细胞回输,一系列复杂而特殊的过程,最后输注到患者体内,因其提取自患者外周血,其操作严谨性,安全的重要性应等同于成分输血,护理安全是基石,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金标准,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肿瘤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等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身心受到很大打击,对治疗常是消极和失去信心,依从性差。 2 原因分析 2.1 护士原因 DC+CIK生物治疗作为临床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和技术,护士对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不足,不能认真按照操作流程规范制度执行操作,不能及时为病人做好宣教工作。 2.2 患者原因 有研究发现约51%的肿瘤患者在患病前数年有负性情绪史,同时在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一系列痛苦而漫长的治疗过程,他们常伴有焦虑,恐惧,怀疑等很多心理问题,面对DC+CIK生物治疗这样的新兴技术且费用相对昂贵,会产生观望,质疑甚至抵触情绪。 2.3 管理方面 科室对新技术新业务培训不及时,未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培训,对采血、回输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未进行详细的学习及演示,管理及督促不到位,护理安全执行流程不完善,科室制度化管理不彻底。 3 CQI实施步骤 3.1成立CQI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项目责任人,主管护师为小组成员,实施对象为全体护士,进行差错环节隐患讨论,集思广益,就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明确操作流程及标准,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3.2制定改进方案与实施 3.2.1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 首先建立生物治疗采血记录本(见表1),医生下达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向患者告知采血前避免进食油腻食物, 以防血中含有过多脂肪影响细胞分离,采血前核对医嘱单,输瘤细胞申请单,采血交班本,查看患者血常规达标WBC≥8000,准确无误,再进行采血。操作时实行双人床头核对瘤细胞申请单、PDA腕带标识,护理工作做到双人核对制度,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3,4],每次只采集一个人的血标本。经过2周培养期后,回输前护士与实验员共同核对瘤细胞的科室,病人住院号,姓名,床号,细胞数,检查有无外漏、破损,无误后双人签字,通知医生下医嘱。核对电子医嘱,两名护士床头通过申请单、PDA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准确无误后输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输入前30 min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生理盐水250ml输瘤细胞前后冲管,采用带有滤过网的输血器,因细胞具有黏附性,每隔10~15 min轻微摇动输液瓶,开始速度宜慢,观察15 min如无反应,根据情况调节滴速,过于缓慢细胞会失去活性,成人一般60-80滴,约需1-2h输完。回输后密切监测患者, 观察皮肤黏膜有无瘙痒皮疹,有无寒战发热、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发热,注意监测体温,低热时指导患者多饮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时(>39℃),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输注完毕完及时书写护理录.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