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清虚热药ppt.ppt
第五节 清虚热药 同学们好! 清虚热药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及温病后期,伤阴劫液所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虚热证。 常配清热凉血药和清热养阴药同用,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清虚热药 本节药物: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 黄连。 另外,清热泻火药的知母;清热燥湿药的黄柏;清热凉血药的生地、牡丹皮均有清虚热作用。 青蒿《本经》 来源: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入药。生用或鲜用。 处方用名: 青蒿、黄花蒿、香青蒿、嫩青蒿。 青蒿《本经》 青蒿《本经》 青蒿《本经》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 效: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味苦气寒凉,入肝经走血分,故可凉血清虚热;辛香透散,故可解暑截疟。 青蒿《本经》 临床应用: 1、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 品苦寒清热,芳香透散,善于清透阴分伏热 常配鳖甲、生地、丹皮、知母,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骨蒸劳瘵 清虚热,凉血除蒸 常配秦艽、鳖甲、知母、柴胡等药,如秦艽鳖甲汤。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清热解暑 常配绿豆、西瓜翠衣、荷叶等 青蒿《本经》 4、疟疾寒热。鲜品大剂量应用。可配黄芩、滑石等,如蒿芩清胆汤。 药理研究:有显著的抗疟作用。 辛寒清热 透散 入少阳胆经,为截疟的良药 青蒿《本经》 用法用量: 煎服,6~12g。不宜久煎;或鲜品打汁服。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泄泻者忌用。 青蒿《本经》 总之,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为清透虚热,凉血除蒸之要药。尚可解暑截疟,又为夏令暑热外感,疟疾寒热常用之品。 青蒿《本经》 歌曰: 青蒿苦寒清肝胆, 截疟退热效如仙, 温病伤阴热不退, 骨蒸盗汗服之安。 地骨皮《本经》 来源: 为茄科植物枸 杞的干燥根皮入药。生用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地骨皮、地骨皮炭。 地骨皮《本经》 地骨皮《本经》 地骨皮《本经》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本品性寒清热,甘寒滋润,清降之中又有一定的补性,入肝肾二经,故可凉血除蒸,入肺经,故可清肺降火 地骨皮《本经》 临床应用: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 凉血除蒸,退虚热 常配鳖甲、知母,地骨皮散 青蒿鳖甲汤。 2、肺热咳嗽 清泻肺热 可配桑白皮、甘草等,如泻白散。 地骨皮《本经》 此外,本品尚能生津止渴,治疗内热消渴证。 3、血热出血证。 地骨皮炭清热凉血止血 常配凉血止血的白茅根、侧柏叶 地骨皮《本经》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地骨皮《本经》 总之,地骨皮甘寒清润,为凉血除蒸,退虚热的要药。既可滋肺肾之阴退虚热,又可清泻肺火治实热。 地骨皮《本经》 歌曰: 地骨皮甘寒入肺, 凉血除蒸潮热退, 清泻肺热止咳嗽, 肺肾阴虚功效最。 鉴别用药: 牡丹皮 地骨皮 凉血除蒸 偏清泻血分实热 散瘀消痈 善除无汗骨蒸 偏清泻肺热 滋肺肾之阴 善除有汗骨蒸 阴虚发热 功效小结: 青蒿:截疟,解暑。主疟疾,暑热外感 白薇: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淋证疮痈 地骨皮:清肺,止血。主肺热咳嗽,吐衄 银柴胡:清疳热之要药 胡黄连:除疳热,清湿热 ? 主小儿疳热 凉血除蒸 阴虚发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