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研)ppt.ppt
细胞通讯:生物体内细胞间的联 络、识别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信号转导:外源信息传入细胞内 并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过程。 ⒉ 细胞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二、信息物质 是指携带生物信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一) 细胞间信息物质 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特定靶细胞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 ① 类固醇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维生素D等 ② 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 ③ 多肽及蛋白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胰岛素、 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 甲状旁腺素、胃肠激素 ④ 脂类衍生物:前列腺素 ⑤ 气体分子:NO、CO、H2S 2.根据细胞分泌和传递信息物质方式的不同,分为: 神经递质 内分泌激素 局部化学介质 气体信号 细胞黏附分子 ①神经递质: 激素(hormone)是由特殊分化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类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体液进行转运,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调节细胞的物质代谢或生理活动。 ①内分泌:激素分泌后作用较远的靶细 胞,其传递介质为血液。 ②旁分泌:激素分泌释放后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其传递介质为细胞间液。 ③自分泌:激素分泌释放后仍作用于自身细胞,其传递介质为胞液。 局部化学介质又称为旁分泌信号,指由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如:组胺、花生四烯酸、生长因子 ⑤细胞黏附分子 整合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选择素家族 钙黏着素家族 黏蛋白样家族 (二) 细胞内信息物质 在细胞内传递特定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物质。 包括:第二信使、信号转导蛋白、酶 1.第二信使: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化学物质 第二信使主要包括: 环核苷酸类:cAMP和cGMP 脂类衍生物:甘油二酯(DAG)、神经酰 胺(Cer)、花生四烯酸(AA) ③无机物:Ca2+、NO ④糖类衍生物: 1,4,5-三磷酸肌醇(IP3) 特点: ①不位于能量代谢途径的中心 ②在细胞中的浓度或分布可以迅 速改变 ③常作为变构剂作用于靶分子, 特别是作用于一些重要的蛋白 激酶,如蛋白激酶A。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够传递特定信号的蛋白质 (1) G蛋白 能与GTP/GDP结合的蛋白质称为鸟甘酸 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 异源三聚体G蛋白: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小分子单体G蛋白:分子量21kD,小G蛋白,Ras (2)接头蛋白(衔接蛋白): 是在信号转导途径中起连接作用的 蛋白质。 它介导上游信号转导蛋白与下游信号转导蛋白的结合,但自身无酶活性。 信号转导蛋白衔接的分子基础——结构域 ① SH2结构域:由约100个氨基酸组成,可识别并结合蛋白分子中磷酸化的酪氨酸及其相邻的SH2结合位点 如: Grb2通过SH2与RTK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结合 ② SH3结构域:由55~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以识别并结合另一种信号转导蛋白中的富含脯氨酸域。 如: 衔接蛋白Grb2通过SH3与衔接蛋白Sos结合 ③ PH结构域:由100~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以与PIP2、蛋白激酶C或三聚体G蛋白的Gβγ等结合,常与SH2、SH3同时存在。 ④ PTB结构域:由约1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介导信号转导蛋白与含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的基序结合。 3.蛋白激酶与蛋白磷酸酶 信号转导途径中最重要的调控方式是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蛋白激酶:催化底物蛋白氨基酸残基的磷酸化 由ATP提供磷酸基团。 蛋白磷酸酶:催化磷酸蛋白去磷酸化 两种激酶共同作用,使信号转导蛋白在两种构象之间转换,实现信号转导 细胞间信息物质影响细胞功能的途径 第二节 受 体 概念: 受体(receptor)是指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并结合信号分子,进而引起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化学本质:蛋白质,少数为糖脂。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配体 功能: 1.特异识别并结合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 2.将细胞外信号转换成为能够被细胞内分子识别的信号,传递给其他分子引起细胞应答。 一、受体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位于细胞膜上,一般是糖蛋白、脂蛋白 配体:多肽及蛋白质类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 前列腺素以及细胞因子。 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受体结构改变,导致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对标中央八项规定锲而不舍狠抓落实PPT2025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课件.pptx VIP
- 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2020年教学能力大赛现场提问题目及答题要点.docx
- 上浆、挂糊和勾芡.docx VIP
- (高清版)DB34∕T 4574-2023 建设工程文件收集与归档标准.pdf VIP
- 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教学课件作者秦胜项目六发动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检测任务一:空气流量计(G70)的检测课件.doc VIP
-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doc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 青少版1 流浪地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pptx VIP
- 《刘慈欣中英双语科幻经典(青少版)4:山》读后感1000字.docx VIP
-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