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中世纪西欧和拜占庭的学校教育ppt.ppt
第四章 中世纪西欧和拜占庭的学校教育 说明: (一)西欧封建社会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灭亡起,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持续了1200年。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11世纪为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形成时期;11—14世纪上半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14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不断发展和形成时期,即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在世界史上,一般称前两个时期为“中世纪”,意思是处于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的时期,把最后一个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v-c3ba4e44-6962-11e0-bb76-001e0bbafa7a.html大国崛起 (二)本讲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在了解西欧中世纪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的基本特点、中世纪后期大学的产生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学校的产生及其概况等。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学校教育 一、中世纪西欧的历史演变 罗马帝国后期,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障碍,大批奴隶逃亡、怠工,出现大规模奴隶起义。与此同时,外部又有日尔曼“蛮族”的入侵。在连绵不断的奴隶起义和日尔曼人入侵的联合打击下,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彻底崩溃了。西罗马的覆灭,结束了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代之而起的是封建社会。 ?? ?? 日尔曼人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经过了四五个世纪才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封建社会是以封建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占有大量土地,建立庄园,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农奴租种庄园主的土地,向主人服各种劳役,依附于封建主,整个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西欧的封建统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础上形成的严格等级制度。封建等级制的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国王在形式上是封建国家的首脑,也是全体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国王把大部分土地通过“采邑”形式分封给宗教的和世俗的大封建主——公爵和伯爵;大封建主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土地分给中等封建主——男爵和子爵,他们占有几个或几十个庄园;中等封建主也把土地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再分封给小封建主——骑土。严格说来,骑士是封建阶梯中最低的等级。在封建等级制度中,每人对其上级来说是附庸、陪臣,而对其下级来说则是封主。 8—11世纪期间,教会也仿照世俗封建主的等级制度,在教会内建立教阶结构,形成一个以教皇为最高首领,下面有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和神甫、修士(修女)的严格封建等级。 这样,所有这些封建主阶层形成了整个特权等级,而封建等级全部的沉重负担都压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身上。 西欧封建社会的这种等级森严的特点,使它的教育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end 在西欧封建社会里,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教会,在思想领域也占居统治地位,文化教育渗透着神学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浓厚的宗教性是西欧封建教育又一特点。? 二、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育 (一)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早期,文化教育几乎全部为教会所垄断,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学校全被取缔,教会学校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机关。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 ?? 1. 僧院学校(修道院学校) 僧院学校是最主要的、水平最高的教会学校,它起源于僧院制度。 公元3世纪起,罗马进入奴隶制的垂死阶段,特权阶级的穷奢极欲,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使许多基督教徒认为欲求圣洁,须脱离现实的罪恶生活。于有些人隐居沙漠,又有些人逃入森林或深山中去,过着禁欲的生活。有的整夜祈祷、斋戒,在寒风烈日下劳动。后来隐居修行的人日多,便建立起公共场所,开展集体的苦修活动,如共同用膳,共同祈祷,共同作宗教仪式,形成僧院(修道院)。 这种修道院于公元4世纪最早出现于埃及,至公元五六世纪在欧洲很快发展起来。后来还设立女修道院。公元6世纪初,本尼狄克特别制定了教规,其中第48条规定,凡能肩挑担子的人,每天至少要有7小时的劳动,2小时的阅读。这个规定使欧洲僧院的风气为之一新。僧侣除注意修行外,还重视读经学习,青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