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跟踪训练6】(2009·海南卷)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 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流动的信息有两套来源,分别是 和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 。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 【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方法导航】 复习本讲重点内容时应注意:(1)以“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主线,辨析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将有关的知识网络化。(2)注意理解如何依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有关原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何建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的农业体系;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等。因此,复习时还应广泛关注农业、环境等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 【高考预测】 本讲内容中对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结构和营养结构,理解食物网中某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某一生物数量变化会引起另外几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即可,该部分在高考中单独命题的几率较小,一 般是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联系进行综合命题;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相对较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往往以新的背景材料为命题依据,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考查难度不会太大,该部分内容命题不会太难,主要以选择题为主,或在简答题中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相联系,进行综合命题。 第2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表现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干扰, 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受到破坏, 原状的能力 原因:具有 ,其方式是负反馈调节 保持或恢复 保持 恢复 自我调节能力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 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人口现状和前景 影响:包括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控制 增长,加大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酸雨等 生物多 样性 概念 价值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在 、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进行保护 保护措施: 和易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人口 基因 就地保护 考点一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 联系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 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达到相对稳定时,生态系统就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即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或者当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能够恢复到原状,即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 2.一般地说,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反之亦然。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理可表示为: 考点三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1.实验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2.实验步骤: (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沙土层厚5~10cm。往缸内低处倒适量的水。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