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 (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4 课内实验时数:16
学 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确保学生学习本课程具有所需要的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生态学的概念[3];基本性质[2];产生及发展[3];生态学的分支及应用领域[1];生态学的学科体系[2];
重点:生态学的产生、发展、作用及意义
难点:生态学的性质及学科体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 课外查阅生态学有关的期刊,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问题?
思考题:1. 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态环境的的概念与类型[3];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3];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3];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3];
重点: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的的概念;生态因子的一般作用特征;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难点: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 光的生态作用
光照强度[2];光质[2];光照周期[3];
重点:光照周期的定义;光照周期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难点:生物对光照强度、光质、光照周期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 温度的生态作用
温度的变化规律[2];温度的一般生态作用[3];温度与生物类型[1];极端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极端高温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3];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1];
重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难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 水的生态作用
水的一般生态意义[1];极端水分对陆生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3];水环境中物化性质的生态作用[3];
重点:陆生植物以水分划分的类型;水生植物以水分划分的类型
难点:陆生动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水生动物的水盐代谢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 土壤的生态作用
土壤的一般生态意义[1];土壤性质对生物的影响[2];
重点:盐碱土植物分类;沙生植物的适应
难点:盐碱土植物分类;沙生植物的适应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六节 大气的生态作用
空气主要组成成分对生物的影响[1];空气流动——风及生态作用[3];生物对风的适应[3];防风林——对风的控制[2];
重点:风的生态作用;生物对风的适应
难点:防风林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七节 火的生态作用
火对生物的作用△;防火管理△;
重点:火的生态作用
难点:防火管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最小因子定律法则? 2.耐受性定律?3.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的光周期现象表现在哪几方面?4.有效积温的概念,有效积温法则的内容及应用意义?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种群的概念[3];种群的基本特征[3];
重点:种群的概念;影响种群数量的变量;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的类型;哈迪——魏伯格定律
难点:年龄结构的意义;空间分布格局的检验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
生命表与存活曲线[3];种群增长模型[3];
重点: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概念、类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难点:生命表的编写;K-因子分析;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三节 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调节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3];种群数量的调节机制[3];集合种群动态[2];
重点:种群平衡;生态入侵
难点:种群数量的调节机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四节 种内关系
植物种群的密度效应[3];动物集群[1];行为生态[1];
重点: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
难点: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五节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的类型[2];竞争[3];生态位理论[3];捕食[3];正相互作用[3];化感作用[2];
重点:种间关系的类型;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理论;化感作用
难点:生态位理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