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问答题

微生物绪论. 1.三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比较 特点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及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细胞核结构 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等)组蛋白及核蛋白体(80S) 仅有核质或拟核(nucleoid),内含双链DNA,RNA及核蛋白体(70S) 病毒体的核心为DNA或RNA;阮病毒为传染性蛋白因子,无核酸 体外培养 培养基 立克次体和衣原体需在活细胞或鸡胚培养,支原体,细菌和放线菌可用培养基培养 有些病毒可在活细胞中复制,其余仅能在人或动物体内复制传代 2.⑴微生物经验时期 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⑵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①微生物发现:荷兰人虎克、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德国学者郭霍等为微生物的发现及微生物学学科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②免疫学的兴起;③化学疗剂和抗生素的发明:如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 ⑶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近三十年来,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电子显微镜技术、细胞培养、组织化学、标记技术、核酸杂交、色谱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建立和改进,微生物学得到极为迅速的发展。 3.近二十年来随着生化、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进展和检测技术的创新和改进, 使医学微生物学获得迅速进展。 (1) 许多新的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如1967年以来发现的kuru病、D–J病、G-S综合征、FFI病、羊瘙痒病和疯牛病等,其病原体为朊毒体(prion);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1973年);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iri)引起莱姆(Lyme)病(1974年);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引起肺炎 (1976年);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肾出血热综合征(HFRS)(1978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溃疡病(1982年);HIV-1及HIV-2引起AIDS(1982年); 1989年9月正式命名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戊型肝炎病毒(HEV); 九十年代以来发现非O-1群O139 霍乱流行优势株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O157: H7等血清型) 引起流行性腹泻日趋严重; 近年来耐药性结核菌株肆虐全球, 使结核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 (2)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理研究不断深入, 尤其在遗传变异及细菌的内、外毒素等研究方面,有较大进展。 (3) 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 ①细菌检验的微量化、自动化和诊断试剂系列化; ②血清学检验方法IF、RIA及EIA的建立; ③核酸杂交技术及 PCR 方法的应用。 (4) 疫苗、抗生素及干扰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1796 年真纳(E. Jenner)发现牛痘苗预防天花,至1977年全世界消灭天花;八十年代以来除死菌苗外,不少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相继应用于人群预防接种,cDNA疫苗也在研究中, 有望用于病毒病的治疗及预防。 (5) 免疫学独立于微生物学并获快速发展:1958年Burnet提出关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免疫学跨越了感染免疫的范畴,逐渐形成生物医学(biomedicine)中的一门新学科。国内免疫学科最早于1986年独立。 4.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医学检验学及临床、预防专业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医药卫生后续各种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课程,尤其是制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理论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学总论、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各论,病毒学总论及各论4部分。在学习中要学会自己来归纳总结,总论部分要与各论部分相联系,在对比中找出3大类微生物的共性和特性,领会各类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是偏重于形态学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课程,重点要求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提高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应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它与理论课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 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1.(1)肽聚糖又称粘肽,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原核生物细胞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藉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②四肽侧链连接于聚糖骨架上的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③四肽侧链之间由肽链(如五肽交联桥)或肽键交连构成交联桥;由此构成完整的肽聚糖分子结构。 ⑵凡能破坏其分子结构或抑制其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