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门石窟PPT
龙门石窟 温琳 贺丹 刘枫林 郭敏思 位置 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景区游览路线图 概况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卢舍那大佛 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 通高17.14米, 头长4米,耳长1.9米。 女皇武则天 魏窟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古阳洞 奉先寺 莲花洞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荣誉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窟龛(kū kān):悬在壁上的洞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白居易这样评价 “四郊山水之胜, 龙 门 首 焉 ” 万佛洞 谢谢观赏! * 佛教石窟的来源及中国的著名石窟 我国现存石窟与遗迹有120多处,最重要的四处为: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其他还有:·甘肃炳灵答:随着佛教传入为传播佛教思想而发展起来的。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兴盛于南北朝及隋唐,该时期佛教美术随宗教传播而出现空前高潮。 寺石窟 ·河南巩县石窟寺 ·新疆克孜尔石窟 龙门石窟的艺术特点 历代皇室贵族造像集中发源地,是“政教合一”典型。 窟型单纯,题材内容简洁集中,主像突出。 聚集了佛教各宗派造像,还有道教和外国僧人造像。 碑刻题记多,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书法艺术价值。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其中代表,其中十九品出自古阳洞,字形为典型“魏体” 总体风格由均匀浑厚雄健逐步转向精美典雅并展现了外来佛教艺术逐渐本土化,世俗化趋势。 从美术角度看呈现了中国化、艺术化的趋势。 从雕刻刀法看,从云冈的平直刀法转向龙门的圆刀刀法。 从审美特征看,北魏清瘦秀劲以“秀骨清像”为美,唐代则以丰腴为美。 宾阳中洞 龙门二十品之孙秋生造像记拓片 龙门二十品之杨大眼造像记拓片 龙门石窟还有许多碑刻,其中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窟龛 (也称龛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