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异常情况 病理性黄疸 脐带未脱落、脐炎、脐疝 湿疹(奶癣)、脓包疮。 先天性喉喘鸣 鹅口疮 红臀、尿布皮炎 腹泻 便秘 啼哭 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 新生儿的特点及生理现象:深绿色胎便、生理性黄疸、螳螂嘴和马牙、假月经、乳房肿胀 皮肤感染:奶渍、汗渍、皮屑堆积等.每天沐浴清洁全身皮肤,穿纯棉服饰,寝具、用具、餐具等注意清洗消毒 脐炎:脐炎常因护理不当引起,表现为发热红肿、分泌物量多且有异味,预防脐炎应注意护理,注意清洁、95%酒精保持干燥 中耳炎:洗澡、溢奶时水或奶流入耳内未及时发现,应注意观察保证耳部清洁干燥 窒息:捂被、喂奶时睡着或呛奶,应注重预防 肺炎:吸入不洁羊水、产道粘液、空气中污浊分子、护理不当着凉也是诱因 腹泻:消化不良、喂养不当或着凉、季节变化等。腹泻的预防,注意日常卫生,合理喂养,补充大量水分 一、黄疸的观察及判断 生理性黄疸:出生2-3天开始出现,4-6天达高峰,7-14天消退。黄疸指数≤12毫克每分升。 病理性黄疸分为以下几种: 1、溶血性黄疸 2、母乳性黄疸 3、药物性黄疸 4、阻塞性黄疸 5、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60~80%的新生儿出生2~3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周内消退,满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60~80%的新生儿出生2~3天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2周内消退,满月前全退。三周后不退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为病理性黄疸 皮肤 脐部:医院75%酒精消毒;家庭可用95%酒精保持干燥,脐带应在5~7天脱落,注意观察脐眼有无异常、突出(脐疝) 臀部:新生儿出现红臀,应调整乳母的饮食,避免太油、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清洁护理,涂抹护臀霜、食用茶油 脐带的护理 1、每次洗完澡之后消毒。 2、消毒时一定要把消毒棉签伸到肚脐窝窝里面去3、由里往外消毒,依顺时针一圈一圈往外消毒 4、如果肚脐受到污染要及时消毒更换纱块。 5、如果肚脐有流血、渗液、有臭味、脐轮红肿应及时就医,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 6、脐疝。在新生儿哭闹、咳嗽、腹部胀气时,脐部会明显突出,主要是脐部肌环和皮下组织未发育好,大多在1岁内自行消失,不需处理。平时尽量避免宝宝剧烈哭闹、便秘。 新生儿湿疹的护理 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和婴儿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有过敏体质和喂牛奶的孩子,胖孩子多见。常对称分布于脸、眉毛之间、耳后,表现为小斑点状红疹,有黄水,可结成黄痂。宝宝痒、哭闹,影响吃奶和睡觉。可以是食物过敏或者宝宝体质原因。 预防:1、避免接触化纤衣物 2、母亲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过敏食物 3、喂养不易过量 4、避免用肥皂等刺激用品给宝宝洗澡 5、家族遗传,注意扩散 湿疹的处理 洗澡不可用肥皂,水温不宜过烫, 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清洗衣物,紫外线消毒。防治残留化学剂 湿疹膏。 金银花熬水洗澡 避免过干或过湿的环境 红臀(尿布皮炎) 垫尿布部位皮肤红,有小红疹,皮肤轻度水肿或糜烂。 处理方法: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臀部 注意透气、干燥,晒屁股 涂抹护臀霜、鞣酸软膏 熬制麻油涂抹 彻底清洁尿布,无残留 先天性喉哮喘 有些新生儿呼吸时,嗓子会发出响声,睡觉时响声更大如打鼾,由于喉头软骨软化(发育较差)引起,严重者可影响孩子吃奶。1---2岁症状消失。 脓疱疮的症状 1.自觉瘙痒; 2.皮损初为丘疹或水疱,迅速变为有炎性红晕的脓疱,散在分布 3.好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 4.儿童及幼儿,易传染,病前常先有痱子、湿疹类瘙痒性皮肤病 5.症状轻者涂百多邦 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 鹅口疮 颊粘膜、舌、颚、上见到似豆腐渣、乳渣样的白色的高出粘膜表面的点状或成片的白点或白片,用棉签不易擦去。不疼,但宝宝会不适而哭闹,或影响吃奶,这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应去就诊。 途径: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4、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病因 以下情况均可引起感染: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表现辨别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