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引用、化用名作 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篇名),影视作品名巧妙引用或改装,用经典之瓶装创新之酒,别出心裁,定有出奇制胜之功效,如《行者无疆》则引用余秋雨的名篇,为文章点明“我们依然在行走,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永远不停息”的题旨做足了铺垫。利用熟知的名著名篇拟题,不但体现了丰厚的积累,也体现了扎实的语言功底,再现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学画面,实属难得。 3.创新思维拟题法 超越平凡,追求创新,突破陈旧、肤浅与雷同,永远是写作努力的方向,拟定标题亦然。这就要求拟定标题时能跳出惯常思维的泥沼,打破定势思维,力求新的发现。 (1)巧“卖关子”,设置悬念 在标题中设置悬念,巧卖关子,吊起读者阅读的胃口,能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 如标题《难道还咬狗一口不成?》,题目巧用逆向思维,以违背常理的反问句式拟题,使之鲜亮夺目;《溺水的游鱼》,人人皆知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游鱼怎么会溺水呢?这样的标题定能激发读者追溯文章本末的兴趣。再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高分作文题《有一种“愚蠢”叫诚信》,便很吸引人的眼球。 (2)巧用标点、数字符号、公式等,增强表现力 标点、数字符号、公式等,皆是无声的语言,用于拟题,形象生动、简洁明了、表现力强,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出人意料?情理之中!》这一标题在一问一答中切合了话题,点明了题旨,活泼清新;而《活——啊?噢!》 连用破折号、问号和感叹号,表明观点,生活就是由“啊”“噢”二字构成的,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形式新颖别致,引人注目。有时在标题中运用一些数字符号、数学公式,即可化腐朽为神奇,收到文字难以替代的功效。如《7-2≠5》,这一标题即运用数学公式来展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主题,直观、形象,别具一格。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导引 第十专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热 点透析 高考阅 卷报告 专题跟 踪演练 考场抢 分策略 第二节 好标题 高考热点透析 考点探究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没有标题扣2分,题目不好扣1分,而实际上,标题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阅卷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好的标题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因此,考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工夫,切不可将话题直接作为标题,简洁醒目有文采的题目方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轮盲点 1.题文不符。 2.过于宽泛,大而无当。 3.俗套。 二轮对策 1.首先要扣题,切合内容,恰如其分。 2.言简意赅,宽窄适宜。 3.标新立异:拙中见巧、平中见奇;引起悬念。 高考阅卷报告 (2011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 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大部分学生是轻信盲从、不爱动脑、人云亦云的代表,好在还有三个“与众不同”的学生——第一个能够坚持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二个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三个用“感冒”做托词,但他至少是诚实的。从材料寓意来看,和社会现实很近,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具有教育意义。命题者的思想在于倡导不要说假话,敢于讲真话。这与社会上一些说假话、大话、空话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从众心理——大部分人是习惯思维(定向思维),人云亦云,缺少自主判断和思考能力;(2)不回避矛盾,大胆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3)不迷信权威,大胆质疑——(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4)实事求是的态度——(一个人说什么味也没闻到);(5)亲自尝试,实践得出结论——(最后知道是蜡做的苹果)。围绕这几个方面,引申联想派生出其他的立意也未尝不可。 【佳作示例】 正确认知·准确判断 2011年辽宁一考生 花开花落,世事变迁。太多的人于这忙碌的尘世中穿梭,透过雾蒙蒙的灰尘,人们有时无法看到很多美好的事物,他们总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慨叹,可这也只限于远观而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