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2011海南生物卷)21.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A 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 1.概念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1)从结构上理解: 生态系统的成分: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2)从功能上理解: 进行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从范围上理解: 有大有小:如生物圈、一个池塘 个体 种群 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最大生态系统) 同种 不同 组成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空气、水分、矿物质等 2.生产者 主要指 ⑴凡自养生物都为生产者 属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 系统的主要成分 ⑵不是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⑶不是所有生产者都是植物 硝化细菌等 蓝藻、光合细菌 绿色植物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3.消费者 主要指 ⑴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⑵不是只有动物才是消费者 某些植物(如菟丝子) 所有寄生者(如病毒) 动物(腐生动物除外) 加快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传播种子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4、分解者 ⑴不是所有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⑵不是只有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腐生真菌 腐生细菌 如枯草杆菌 如霉菌、蘑菇 腐生动物 如蚯蚓、秃鹫、白蚁、蜣螂(屎克螂)等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提供食物、栖息场所 传粉、传播种子 尸体、 粪尿 残枝、 败叶 无机物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A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细菌就是分解者( ) 1、秃鹫属于消费者( ) 腐生性动物如蚯蚓、蜣螂、秃鹫等属于分解者。 2、硝化细菌属于分解者( )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生产者都是植物( )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4、菟丝子属于生产者( ) 寄生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 二 生态系统的成分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大多数细菌属于此类, 如乳酸菌) 消费者: 营寄生生活(少数细菌属于此类, 如肺炎双球菌) 生产者: 自养型(极少数细菌属于此类, 如硝化细菌) 三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1.食物链: 植物 蝉 螳螂 黄雀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营养级: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环节 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处在第二营养级…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 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 一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 为什么? 食物网形成的原因 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________。 ②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________,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功能 ①生态系统的________结构。 ②生态系统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渠道。 ③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的重要条件。 答案:(3)①食物 ②植物 (4)①营养 ②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③相对稳定 ⑴分解者不参与营养结构。 3.分析食物网、食物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⑷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 现重合。 ⑵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⑶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 同的营养级。 ⑸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 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当某种群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数量变化时,对另一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一般应该遵循以下规律: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的依据,考虑的方向和顺序应该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的数量变化(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③处于高营养级的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思维导图.pdf
- GB50751-2024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pptx VIP
- 顶尖录音利器SONY PCM-D50中文说明书.pdf
- 包茎包皮过长.pptx VIP
- 中医方法护理课件1.pptx VIP
- 鼻窦炎的中西医诊疗护理课件.pptx VIP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5-7-_Project-教学课件.pptx
- Unit 5 First Aid 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与归纳(2022年新改版).doc
-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_图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