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费长房 现代电视剧中——费长房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重阳节的传说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 2、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拜师学艺 斩除瘟魔 欢度重阳节 第1~4自然段 第5~8自然段 第9自然段 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拜师学艺 第1~4自然段 自学指导: 拜师学艺的目的 决定—— 拜师学艺 1.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2. 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勤学苦练 ” 拜师学艺 第1~4自然段 哪些词说明桓景进山拜师历尽了艰辛? 思考: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叫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第5~8自然段 斩除瘟魔 斩除瘟魔 第5~8自然段 2. 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 重阳节的习俗 吃重阳糕 1.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 人们都要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___因为___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__所以__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登高 插茱萸 喝菊花酒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 “因为··· ···所以··· ···”。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插茱萸 喝菊花酒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中心思想: 本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来历,反映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1、课后第二题,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 小朋友听。 作 业 趾高气扬:神气十足,得意忘形。 胜券在握:很有把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 天有不测风云: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第三课时 一、给下列带括号的字加拼音。 (拜)年( ) (妻)子( ) (侵)略( ) 花(瓶)( ) 投(掷)( ) 和(睦)( ) (袭)击( ) 仙(鹤)( ) 二、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除夕 元宵节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2、表哥 表弟 叔叔 爷爷 伯伯 3、收获 播种 施肥 锄草 耕地 三、想一想填一填。 桓景带上一袋干粮上路了。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有一座山,蹬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 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句中的不同的数量词的反复出现使你 感觉到桓景拜师的时间多么--------------路途多么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除掉了瘟疫,使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受瘟疫的侵袭了。 2、桓景除掉瘟疫的时间是-------------------。 3、重阳节那天人们通常要做的三件事是---- --------、--------、--------------。 29.重阳节的传说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3个生字,掌握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并画出来。 1. 妻子 qī 字意: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组词:妻子、夫妻 例句:妈妈是个好妻子,也是个好母亲。 2. 拜师学艺 bài 字意:认师傅,认老师,即跟随学识渊博或技高一筹 的人学习。 组词:拜访、拜年 例句:我们学校食堂师傅的厨艺很棒,我真想毕业后 去拜师学艺。 3. 勤学苦练 qín 字意: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组词:勤奋、勤劳 例句:原先为我们班级广播操还不是很整齐,经过这 一个月的勤学苦练,我们终于在比赛中赢得了 一 等奖。 4. 一瓶 píng 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