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2016高中生物专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1概述.ppt

2015-2016高中生物专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1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 维 创 新 升 华 1.纤维素酶的应用 纤维素酶可以作为畜禽饮料添加剂。其作用机制在于它可破坏植物细胞壁,使胞内原生质暴露出来,由内源酶进一步降解,所以除了细胞壁被降解供能外,还提高了胞内物质的消化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饮料的有效能值。 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几个关键步骤为:①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先用选择培养基,再用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可以正常生长,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因培养基中无凝固剂,为液体培养基,利用液体培养基能使营养成分充分消耗,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②鉴别培养基含琼脂,为固体培养基,因为要在培养基上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菌落。刚果红染色法就是应用的此培养基。 3.对照实验的设置 ①判断某个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时,应设立基础培养基进行对照。 本实验方案中应设置普通培养基(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实验。分离纤维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然后经梯度稀释后,再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 ②判断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时,应设立不接该菌种的培养基进行空白对照。 4.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和指示剂,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分解底物所释放的不同产物,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本实验中的培养基加入刚果红,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可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现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答案] 染色鉴别 纯化培养 专题二 课题3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生物 · 选修1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物 · 选修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二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二 课 堂 合 作 探 究 2 思 维 创 新 升 华 3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4 课 时 作 业 5 课 前 预 习 导 学 1 课 前 预 习 导 学 1.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 2.掌握从土壤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 3.分析分离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实验流程。 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 1.纤维素 (1)化学组成:由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________类物质。 (2)分布及作用:________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纤维素是构成植物________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3)某些商品纤维素 ①水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C—Na) ②不溶于水的________________(Avicel) C、H、O  多糖 棉花 细胞壁 羧甲基纤维素钠 微晶纤维素 2.纤维素酶 (1)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________,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C1酶和Cx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纤维二糖分解为________。 复合酶 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纤维二糖 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方法:________染色法。 2.原理 (1)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的________,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____; (2)当纤维素被________分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不和刚果红发生这种反应,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出现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刚果红 刚果红 红色复合物 纤维素酶 纤维二糖 葡萄糖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三、实验设计 1.流程 2.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 3.通过选择培养基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梯度稀释 透明圈 富含纤维素 教材P28“旁栏思考题” 1.本实验流程与课题2的流程的区别为:课题2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直接分离得到菌落。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纤维素分解菌得到增殖后,再将菌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其他步骤基本一致。 2.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能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实际上是人工设置纤维素分解菌生存的适宜环境。一般应将纸埋于深约10cm左右腐殖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