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ppt资料
思考: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 b、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加强 c、工厂对劳动力的数量、体力要求减弱 d、工厂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加强 e、交通发达地区对工业的吸引力加强 f、通讯、信息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 最小风频 北 东北 东 东南 南 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 西北 西 西南 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 居住区 隔离区 工业区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 城区 如图所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图中四个工厂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电镀厂 有色金属冶炼厂 纸浆厂 砖瓦厂 盛行风向 电镀厂、砖瓦厂 下图中,该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自来水和服装厂,由于条件所限,每个厂只能从A、B、C、D、E、F各地点选择。请你进行最佳区位选择,并说明理由。 1.钢铁厂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纸厂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 4.啤酒厂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5.服装厂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 D 靠近煤矿,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位于铁路旁,交通便利 B 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位于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城市 E 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 F 靠近城市,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A 无污染,位于城区,便于工人上下班 (1)纵向联系—某工业产品经多道工序生产出来,各工厂分别完成该产品某道工序。 集聚型生产协作 二、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2)横向联系—某产品生产由许多零部件生产厂家组成,这些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联系。 分散型生产协作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 可以利用各地的优势,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为什么日本、美国电视机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下降,而中国电视机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 (2)影响电视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电视机生产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7.9 5.1 30.4 1998年 1024 657 3936 1998年 11.0 -16.8 1398 美国 11.9 -56.6 1513 日本 21.1 46.6 2685 中国 1990年 1990—1998年 1990年 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增长率(%) 产量(万台) 答案:(1)电视机工业在20世纪后期已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日本、美国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机产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因此产量下降。而中国劳动力密集,工人工资水平低,吸引国外众多电视机厂家到中国独资或合资经营,使得中国电视机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 (2)市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活动 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 “硅谷”中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 开始向美国内地以及墨西哥、东南亚 扩散,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2、工业转移 (2)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 (1)转移原因: 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 工业转移 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 英国 1879~1930年 东亚、拉美 德国 美国 日本 我国 1851~1900年 1950~1990年 近30年 20世纪80年代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3)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 传统工业区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 发达国家 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工资水平较低 发展中国家 劳动密集型产业 (4)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法国——高档化妆品 瑞士——名牌手表 日本——数码电子产品 德国——高级轿车 3、工业集聚 (1)概念: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意义: (2)作用: 集聚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集聚的两种情况 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 钢铁工业区 石油化工区 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②新兴产业集聚区 4. 开发区和专业化生产区 “一县一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年高考2年模拟】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第3讲专题小结课件分析.ppt
- 【CHINC2015】邓世洲:构建医疗闭环的全方位移动应用资料.docx
- 【5年高考详解】2011-2015四川省高考化学试题资料.doc
- 【GFTP】2016同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资料.ppt
- 【600考点700分考法】(2017A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力学实验课件分析.ppt
- 【GFTP】2016同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大雁归来资料.ppt
- 【SIDH】九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4.1食物与营养(共15张)资料.ppt
- 【EDA课程设计】--”DDS信号发生器“资料.doc
- 【SQDH】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藤野先生ppt习题资料.ppt
- 【SQDH】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藤野先生资料.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