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iabetes Express_No16_专家讲堂0927-Prof. Li, Guangwei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 添加西格列汀与添加格列吡嗪HbA1c下降值相当 7.31 基线7.30% 基线7.30% 对于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PP人群,添加西格列汀与添加格列吡嗪HbA1c下降值相当,组间差异0.03%。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与添加格列吡嗪比较,添加西格列汀HbA1c达标率更高 第104周时,在PP人群中,添加西格列汀与添加格列吡嗪组各有73%和69%的患者达到HbA1c7%控制目标,添加西格列汀组达标率更高。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添加西格列汀减少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 第104周,与基线值比较,添加西格列汀组患者的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减少(较基线下降-2.77(-4.81,-0.73)*),而添加格列吡嗪组无改变(较基线下降-1.4(-3.46, 0.66))*。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 表示较基线改变的均值(95%置信区间) 添加西格列汀增加餐后3小时血清胰岛素AUC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第104周,从数值上看,添加西格列汀组使餐后3小时胰岛素AUC增加,而添加格列吡嗪则减少,西格列汀具有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的作用。 添加西格列汀增加血清C-肽AUC 第104周,与基线比较,添加西格列汀组血清C-肽AUC增加,而添加格列吡嗪组减少,表明西格列汀能保持胰岛的分泌功能。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添加西格列汀更好维持β细胞功能 第104周时,添加西格列汀组Φtotal相对基线明显改善,而添加格列吡嗪无改变或下降,表明西格列汀能够更好维持β细胞功能。 Φtotal:胰岛细胞总反应指数,平均胰岛素分泌率,在高于平均血糖浓度、大于基础水平胰岛素分泌率,通过Φs、Φd函数计算。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添加西格列汀与胰岛素抵抗下降相关 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LS均值:最小二乘均值 Seck T,et al.Int J Clin Pract:2010.64(5): 562-576. 第104周时,对于PP人群,添加西格列汀组HOMA-IR相对基线值改善,添加格列吡嗪组未改善,提示西格列汀与胰岛素抵抗改善相关。 总结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是目前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α细胞、β细胞双相调控, 启动整体性降糖机制,根据体内血糖水平精准调节血糖, 是DPP-4抑制剂带来的全新降糖理念。 ADA发布研究表明: 西格列汀减小24小时血糖变化幅度,具有精准降血糖特点 西格列汀单药治疗使达到HbA1c下降、无低血糖、无体重增加复合终点指标的患者比格列吡嗪组更高; 与伏格列波糖联合治疗可以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年的研究表明,两药联合治疗能够持久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改善胰岛素分泌水平及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西格列汀有助保持餐后β细胞反应性,而格列吡嗪降低该反应 谢 谢 * * * * * * * 注:由于试验设计以及基础试验和延长试验中退出研究病例数过多,未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的统计学分析。 * * 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葡萄糖曲线下面积评价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 * 测定血清C肽可以指示胰岛素的分泌量,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 * * * *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的初步联合治疗试验。 This was a multination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he primary end point of this study was A1C at 24 weeks. At screening1: Patients whose A1C ranged from 7.5% to 11% and who were not taking an oral antihyperglycemic agent (OHA) for ≥8 weeks were eligible to directly enter a 2-week, single-blind, placebo run-in period. Patients whose A1C was 11% and who w
文档评论(0)